審定編號:晉審谷(認)2015002
申請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選育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長農34號/晉谷36號。試驗名稱“太選16號”。
特征特性:生育期118天左右。幼苗綠色,無分蘗,中桿,主莖高152.0厘米,剛毛短,穗長24.6厘米,穗紡錘形,穗碼緊,主穗重22.9克,穗粒重20.0克,千粒重2.70克,出谷率87.2%,白谷黃米。
品質分析: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分析,粗蛋白(干基)12.72%,粗脂肪(干基)2.62%,直鏈淀粉(占脫脂樣品)15.32%,膠稠度133.5mm,糊化溫度(堿消值)3.7級,維生素B1 0.26mg/100g。
產量表現:2013~2014年參加山西省谷子中晚熟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328.3 千克,比對照長農35號(下同)增產 5.8%,12個試點11點增產,增產點率91.7%。其中2013年平均畝產326.8千克,比對照增產5.9%;2014年平均畝產329.8千克,比對照增產5.8%。201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325.7千克,比對照增產10.6%,5個試點全部增產。
栽培要點:在播前施足農家肥的基礎上,畝增施硝酸磷40千克作底肥一次深施,有條件最好結合秋耕深施農家肥,5月上中旬播種,畝播量耬播0.8~1.0千克,機播0.4~0.8千克, 畝留苗2.5~2.8萬株,出苗后及早定苗,中耕鋤草,注意防治谷子紅葉病、鉆心蟲和后期鳥害。
適宜區域:山西省谷子春播中晚熟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