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選育單位:四川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⑵品種來源:四川省農科院作物所于1999年用地方品種萬縣米胡豆作母本,與從浙江引進材料H8096-3作父本進行有性雜交,經系統選育而成。
⑶特征特性:屬糧、菜及加工兼用型蠶豆品種。全生育期平均192天,比對照成胡10號早1天。株型緊湊,葉色淺綠,葉形中等卵圓形,無限花序,花色淺紫色;平均株高111.6厘米,單株有效分枝3.0個,單株結莢10.2個,每莢粒數1.8粒;成熟莢為黑褐色,硬莢型;種子為中厚形、種皮淺綠色、種臍黑色、百粒重108.1克。試驗點觀察記載:田間表現耐赤霉病、褐斑病,較抗凍害,耐濕性較好,抗旱性較強。經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干籽粒粗蛋白含量28.9%,淀粉含量30.5%。
⑷產量表現:2010年~2011年參加蠶豆冬播多點試驗,5個試點平均畝產174.2公斤,比對照成胡10號增產13.3%;2011年~2012年續試,5個試點平均畝產167.8公斤,比對照增產9.7%。兩年平均畝產171.0公斤,比對照增產11.4%,平均增產點率100%。
2012年~2013年在成都、簡陽、內江3個試點進行冬播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74.8公斤,比對照成胡10號增產16.8%,增產點率100%。
⑸栽培要點:①播種期:以10月下旬為宜,肥土宜遲,瘦土宜早,丘陵宜遲,平壩宜早;②種植密度:凈作畝植4000窩~5000窩,每窩種植2株~3株,畝用種8公斤~10公斤,行株距0.5米×0.26米~0.33米;③施肥要點:播種時每畝用磷肥20公斤~30公斤,加適量農家肥混勻作底肥,花莢期可適當追施磷鉀肥;④田間管理:注意排灌、除草和病蟲防治。
⑹適宜種植地區:四川省平壩、丘陵適宜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