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選育單位:四川川野食品有限公司、德陽市食用菌專家大院
⑵品種來源:從阿壩州小金縣新格鄉采集的高羊肚菌分離獲得的純培養物,經過十余年馴化研究選育獲得的新菌株。經鑒定該菌株為高羊肚菌(Morchella elata),隸屬于子囊菌亞門、盤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屬。
⑶特征特性:子囊果中等大,高8~15厘米,蓋部高3~12厘米,粗2.5~5厘米,長形至近圓錐形,下部邊緣與菌柄相連,黃褐色,由近放射狀的長條棱形成蜂窩狀。柄長5~12厘米,粗2~4厘米,近白色,被細顆粒或粉粒,空心,與野生狀態基本一致。該菌株是典型的腐生真菌,菌絲多在腐熟培養基上生長。屬于偏低溫型真菌,孢子萌發適宜溫度范圍為12℃~21℃,最適溫度范圍為15℃~18℃。菌絲體生長的適宜溫度范圍為3℃~27℃,最適溫度15℃~21℃。子實體生長發育的溫度為10℃~20℃,最適溫度12~18℃。菌絲體適宜酸堿度范圍為PH4~9,最適酸堿度為PH5~8。從接種到出菇的生育期為120天左右。
⑷產量表現:經過2007年~2011年連續五年在崇州和綿陽2個試點的多點試驗,平均畝產量130公斤。
⑸栽培要點:菌絲體在棉籽殼發酵料培養基和麥粒+發酵牛糞粉培養基上能夠萌發、生長,且在麥粒+發酵牛糞粉培養基上生長良好。10月下旬播羊肚菌菌種,11月中下旬(40天左右)播種伴生菌。保持土壤濕度。沿廂拱架蓋遮陽網,遮陽并防止雨水沖刷菌床。
⑹適宜種植地區:在環境溫度10℃~20℃時的全省大部分地區都可生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