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選育單位:通江縣銀耳科學技術研究所、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四川金地菌類有限責任公司
⑵品種來源:在通江縣諾水河鎮碧山村采集分離野生的銀耳08lsy2及配對香灰菌08lsxh2。分離純化親本銀耳,獲得多個純化菌株,并與其伴生菌香灰菌進行兩兩配對,篩選獲得。
⑶特征特性:子實體成菊花狀,朵型較大;耳片較厚,耳基小,產量高;出耳溫度適宜范圍20℃~28℃,最適溫度為23℃~25℃。菌絲體生長培養基最適含水量為60%~65%;子實體形成和發育階段,適宜空氣相對濕度85%~90%。
⑷產量表現:2010~2012連續2年,在自然氣候條件下,分別在四川成都和通江進行出耳試驗、多點試驗和生產試驗,均表現品質好,產量比對照TJ01增產23.1%以上。
⑸栽培要點:栽培原料以殼斗科櫟屬青岡樹為主。自然條件下的栽培季節適宜在3月至5月。栽培方式以段木生料栽培為主。栽培出耳管理方法:出耳期間溫度控制在20℃~30℃之間,空氣相對濕度85%~90%,光照強度以100Lux~400Lux散射光線為好,保持空氣新鮮。采收標準:子實體停止生長,耳片沒有小耳蕊,全部伸展、疏松;形似牡丹花或菊花,顏色鮮白或米黃,稍有彈性,及時采下并去除耳腳。
⑹適宜種植地區:自然氣候條件下,在四川適合銀耳生長地區均可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