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審定編號:XPD021-2013
作物種類:蕎麥
品種名稱:平蕎6號
引進單位:瀏陽河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甘肅省平涼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利用輻射育種方法,從“川蕎1號”的
變異單株中經多年選育而成的。
已往登記情況:無
特征特性:秋播從出苗到成熟平均生育日69.6天,與九江苦蕎持平,屬早熟蕎麥品種。植株平均株高73.9厘米,主莖節數13.8個,主莖分枝5.6個,單株粒重2.9 克,千粒重18.7 克,幼莖淡綠色,葉片為卵狀三角形,葉柄互生,植株松散,花序顏色淺黃,籽粒黑褐色、形狀為三棱卵圓形果,無棱翅,抗旱性中等,抗倒伏性強。湖南省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性鑒定:該品種抗輪紋病和褐斑病。2012年12月經湖南農業科學院稻米及制品質檢測中心測定,粗蛋白質含量14.20%,粗脂肪含量3.71%,粗淀粉含量68.46%,該品種完全可以作為優質商品基地的優選品種之一。
產量表現:2011、2012年省多點試驗平均畝產102.7公斤。
栽培要點:春播,一般在4月中、下旬播種;湖南以秋播為主,為避免早霜,一般在8月上、中旬播種。條播,行距為30厘米,播種量為2.5—3.5公斤/畝,留苗5-8萬/畝。播種時,施800公斤/畝腐熟有機肥作底肥,同時用磷肥25公斤/畝、復合肥15公斤/畝,用細土蓋種,厚度3—5厘米。當幼苗長至3葉1心時,拔除多余的弱苗,及時勻苗定植。根據長勢酌情追施提苗肥。因苦蕎成熟后易落粒,成熟期又正 值雨水季節,要做到豐產豐收,一般在田間有2/3籽粒呈種子色時就應搶抓天氣及時收獲。
登記意見:該品種達到登記標準,同意登記。適宜于我省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