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來源: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農業科學院從建始縣龍坪地方品種中選擇優良單株繁育而成的紅小豆品種。2012年通過湖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認)定,品種審定編號為鄂審豆2012001。
品質產量:2010~2011年參加湖北省恩施州紅小豆品種比較試驗,品質經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測定,蛋白質(干基)含量27.7%,脂肪(干基)含量15.9%。兩年品比試驗平均畝產188.2公斤,比對照巴東紅小豆增產26.4%。其中:2010年畝產185.6公斤,比巴東紅小豆增產28.3%,2011年畝產190.67公斤,比巴東紅小豆增產24.4%。
特征特性:植株半蔓生型,幼莖綠色,3出復葉,小葉卵圓形,成熟時不完全落葉,蝶形花冠,花瓣黃色。有限結莢習性,角果黃褐色,裂莢輕,種皮紅色,種臍灰白色,子葉黃色,籽粒、有光澤。品比試驗中蔓長112.6厘米,有效分枝數6.8個,單株結莢87.8個,每角果粒數8.5粒,單株粒重54.8克,百粒重23.4克,全生育期151天。田間霜霉病、花葉病毒病發生較輕。
栽培要點:1、合理輪作,適時播種。低海拔地區在6月下旬播種,二高山地區6月上中旬播種,單作一般每畝種植4000株左右,套作2500株左右。2、科學施肥。畝用10公斤復合肥作底肥,中后期不追肥。3、加強田間管理,及時中耕除草。4、加強病蟲害防治。注意防治蚜蟲、卷葉螟、地老虎、斜紋夜蛾等病蟲害。5、適時收獲。角果呈黃褐色時及時收獲。
適宜范圍:適于湖北省恩施州海拔1300米以下地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