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認定編號:閩認菌2012005
作物種類:金針菇
品種名稱:農金3號(原名:F0303)
選育單位:福建農林大學菌物研究中心
品種來源:以三明一號與金21雜交后代(F1-160)與金3雜交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菌蓋白色、半球形、圓整、邊緣內卷,相對濕度低于80%時,菌蓋中央略顯淡黃色,平均直徑0.88厘米。菌柄白色、圓柱形、中空,長度平均12.9厘米,基部有絨毛。菌絲灰白色、絨毛狀,濃密、較細,略有爬壁現象,易形成粉孢子。栽培周期54天,比對照種8801短12天。經福建省分析測試中心檢測,每百克鮮菇含粗纖維1.8克、粗蛋白2.45克、氨基酸1.8克,品質優于對照。經省農科院植保所實地調查,子實體黑條病發病率0.71%,與對照相當,沒有發現其它病蟲害。
產量表現:經福州、泉州、寧德等地多年多點試種,平均每袋(干料400克)產量322克,比對照‘8801’增產9.9%。
栽培技術要點:培養料配方:棉籽殼33%、蔗渣33%、麥皮30%、玉米粉2%、碳酸鈣1.5%、石灰0.25%、過磷酸鈣0.25%,含水量為65%左右。裝料高度約15厘米,干料重約400克。發菌期培養室溫度20℃~22℃、空氣相對濕度70%左右、避光并適當通風。菌絲長滿袋后逐漸降溫至12℃~13℃,誘導菇蕾形成。采用“再生法”出菇管理。子實體生長適宜溫度6℃~8℃,空氣相對濕度85%~90%,弱光。
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意見:農金3號屬白色金針菇新品種。栽培周期54天,比對照‘8801’短12天;產量高;品質優于對照。實地調查,雜菌污染率低。適宜福建省工廠化袋式栽培。經審核,符合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認)定規定,通過認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