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審定編號:國審稻2003083
品種名稱:夏旱51
選育單位:河北大學,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
品種來源:秦選1號/京系1號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粳型常規旱稻品種,在黃淮地區麥茬旱直播全生育期平均為106天,與對照秦愛相同。株高86.8厘米,株型較緊湊,分蘗力較強,抗倒性較強,苗期葉片上沖,葉色深綠,穗長15.1厘米,每穗總粒數88.4粒,結實率86.7%,千粒重24.7克。抗性:葉瘟3級,穗頸瘟7級,胡麻葉斑病1級。較抗旱。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64.5%,長寬比1.6,堊白米率90%,堊白度27.1%,膠稠度71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6.1%。
產量表現:2000年參加國家黃淮海麥茬稻區早熟組國家旱稻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94.1公斤,比對照秦愛增產21.1%(不顯著);2001年續試,平均畝產363.5公斤,比對照秦愛增產17.3%(不顯著)。2002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336.6公斤,比對照秦愛增產20.0%。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一般在6月上、中旬播種,行距25~30厘米,播種深度2~3厘米,畝播種量7~10公斤;2、施肥:施足底肥,每畝施磷酸二銨15公斤,尿素5~10公斤,硫酸鋅1公斤,硫酸亞鐵1.5公斤,硫酸鉀5公斤,進行旋耕耙翻;追肥分二次進行,第一次在5~6葉期,第二次在孕穗期,每畝追肥施尿素15~20公斤;3、除草:播種后出苗前每畝用“旱稻除草劑1號”28%乳油或“農思它”12%乳油250~350毫升兌水60~80公斤地面噴霧。出苗后輔以人工拔草;4、及時灌水:遭遇干旱,特別是在出苗、孕穗至灌漿期要及時灌溉;5、防治病蟲:注意防治稻瘟病等病蟲的危害。
國家品審會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國家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該品種感稻瘟病,抗胡麻葉斑病。較抗旱。米質一般。適宜在河南北部、山東中北部、河北中南部以及陜西南部旱作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