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觀察網 記者 彭亮
各大種業公司相繼公布2011半年報,業內人士從中嗅到不同尋常的氣息。有分析人士判斷,先玉335可能已經進入性狀下滑曲線,但其市場表現不會輕易下滑。
登海種業對“先玉335”玉米品種依賴程度較高。8月23日,登海種業公布2011半年報。對于半年報中業績下滑,該公司解釋:其主要利潤來源、控股子公司登海先鋒在新銷售季(2010年11月至2011年6月)將銷售提前。整個銷售季中,2010年最后兩個月實現的營收達到65%,導致2011年1月至6月收入同比減少26.5%,從而影響了當期利潤。
登海種業被指存在“利潤操縱”嫌疑。上述人士稱,這可能是倪博(WilliamS.Niebur)“追求業績”所致。
杜邦全球副總裁倪博,2010年接替在杜邦先鋒效力8年的劉石,出任杜邦先鋒中國區總經理。
同樣是和杜邦先鋒合作、在國內銷售先玉335的敦煌種業,8月19日公布2011半年報,業績同樣下降。其業績下降原因為:棉花和食品加工業務盈利水平下滑。
敦煌種業對先玉335的依賴程度低于登海種業,玉米種業僅占其收入的48%。
面對登海種業,基金選擇撤離。登海種業一季報前十大流通股中的華商盛世、益民創新、農銀匯、天弘精選、社保基金106組合,在半年報中消失。而三只社保基金在二季度堅守或增持敦煌種業,其中社保104組合增持100多萬股;工銀瑞信重上十大流通榜,持有490萬股成為第七大股東。
“登海種業在二季度曾處于風口浪尖,輿論質疑其當家品種先玉335為轉基因并且未列入農業部2011年主導品種推介名單。”上述分析師認為,這對登海種業有一定影響,但遠不足以使機構作出撤離決定。機構撤離,應該是另有原因。
“國內研發的玉米種子由于在自交系的純度、雜交種的優質性等方面有所欠缺,往往投入市場3到4年之后性狀出現衰退,進入產品生命周期的衰退期。”種業專家佟屏亞介紹,“每個品種其實都會經歷這樣一個過程,都呈現出一條向上的拋物線。”
先玉335進入國內市場已經6年。
遼寧省農業科學院院長陶承光認為,這是由于其技術扎實,“如果想等待其性狀自行衰退,從而退出市場,需要的時間會長于國內品種普遍的3到4年”。
杜邦先鋒對此似乎早有準備。
倪博在2010年接受采訪時表示,“要減少對先玉335的過度依賴”。
“杜邦先鋒的種子研發中心未來4年內將從目前的4個增加到8個,并將向中國市場推出更多的玉米品種。”倪博說。
“先玉335在一段時間內還將高速增長,因為目前國內其他企業還沒有性能超越它的新品種。”陶承光說。
等待著分一杯羹的“候選接替者”,數量不少。
豐樂種業準備以300萬元購得的玉米品種龍單51和魯單818為“敲門磚”,大舉進入東北區和黃淮海區的;即將國審的玉米品種中單909(又名中試909)已經被某種業公司打出廣告,稱“火熱招商進行中”。還有各省的省審玉米品種,河南省2011年省審品種27個,河北省27個,山東省9個。
逐年增加的審定品種被業內人士戲稱為“大躍進”,分析人士稱這些品種難以成為先玉335的挑戰者。僅僅是“經銷商黏性”一點,都可能成為先玉335對抗新生代玉米品種的支柱。
營銷過程中,經銷商利潤幾乎被壓榨到極致,而這可能改變玉米種子市場格局。
“很簡單,返利銷售的種子越來越不能做了。”河北深州種子經銷商包承年說,“越來越多經銷商用大品牌種子撐門面,多銷套牌、散籽或一步到位種子,掛羊頭賣狗肉。”
此類情況的增多,意味著大品牌種子的市場占有率降低。在經銷商幾無利潤的“紅眼”狀況下,“種子執法年”活動顯得威懾力不足。
另一個因素也許對玉米種子市場格局影響更大。
“據說今年基地上承包一畝制種田的價格是2200到2400(元)不等,相比去年漲了將近400元。”包承年說,“農戶可以承受的價格有個臨界點,一旦超過了,大公司的價格高的種子會壓貨很嚴重,一些便宜種子可能銷量猛漲一截。我認為,這個點是6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