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四川農村日報
近日,省政府下發了 《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開啟了我省由種業大省走向種業強省的新征程。本報記者近日采訪了農業廳副廳長牟錦毅,就《實施意見》進行了解讀。
亮點一實現跨越 目標明確
《實施意見》目標明確:全面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加快推進我省從種業大省向種業強省跨越。
具體目標為,突出優勢,提升“川種”地位,著力做大做強在國內具有突出優勢的三系雜交水稻種子產業,加快發展雜交油菜、雜交玉米、雜交小麥及優勢特色經濟作物種子產業。到2015年,全省種子產業年銷售收入達到60億元以上,確保雜交水稻種子產量和質量位居全國第一;建設農作物種業科技創新與轉化平臺100個;年銷售收入3億元以上的企業5個以上,上市種業企業3?4家;主要農作物種子更新換代一次,良種覆蓋率達96%以上。到2020年,種子產業年銷售收入達到100億元以上,種業綜合實力位列全國前三位。
亮點二 政府引導 企業掌控
政府為引導、企業為主體、自主創新為基石的種業發展思路清晰。
首先,在基地建設上,由政府主導、企業?控,建設一批穩定的基地、穩定的制種隊伍、構建穩定的優勢制種產業基地,打造現代種業核心產業帶,在良種生產能力上實現大提升,使主要農作物良種生產能力提高20%以上,以確保我省種子生產量、出口量在全國的突出地位。
其次,加快推進種子企業兼并重組。逐步通過資本重組、鼓勵科研單位向企業流動,增強企業自主研發能力,推動大型種子企業上市融資,最終實現骨干種業龍頭企業大跨越,提高種子市場集中度。
第三,強化種子市場監管。加強種子質量監管,建立種子質量例行監測制度,擴大企業監督抽查和市場檢查范圍。先期準備在全省建立50個縣級種子檢測站,到2022年建立100個檢測站,及時有效地進行種子質量檢測,以維護農民利益。
亮點三 政策措施具體
扶持力度更大
一是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實施意見》明確要求省財政和農口部門要進一步整合現有與發展現代種業有關的政策性資金,同時要調整農口政府性資金支出結構,加大對現代種業發展的支持;各級財政要加大對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投入力度,在原資金渠道不變的前提下,統籌農作物種業發展財政和基建項目;啟動“四川省種業提升工程”,構建以政府投入為引導、企業和社會參與的多元化現代農作物種業投入機制,切實增強農作物種業投入保障。
二是企業獲得更多的政策扶持。擇優支持一批規模大、實力強、成長性好的“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開展商業化育種;支持引進國內外先進育種技術、裝備和高端人才,整合種子科研資源;對符合條件的“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的種子生產經營所得,免征企業所得稅;農作物種子物流享受農產品綠色通道等一系列優惠政策。
三是強化種子基地基礎設施建設。通過新增1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建設、新增1000萬畝高標準農田、現代農業基地建設工程、種子工程等項目,完善種子基地基礎設施,建成交通方便、能排能灌、耕地質量好、配套設施齊全的種子生產基地。在制種農戶的利益保障方面,通過項目、企業優惠等政策給予扶持。同時,符合種糧大戶條件的制種大戶享受相關優惠政策,以調動制種農戶積極性,夯實種業發展基礎。
本報記者 范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