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審定編號:蒙(meng)審麥2011001號
品種名稱:拉1553-3
申請單位:內蒙古拉布大林農(nong)牧場
選育單位:內蒙古拉布(bu)大(da)林(lin)農牧(mu)場
品種來源:以9874為(wei)(wei)母(mu)本、9857為(wei)(wei)父本進行雜交,經(jing)系統(tong)選育而成。
性狀描述:
幼苗:幼苗直立,葉(xie)色濃綠。
植株(zhu):株(zhu)型緊湊,株(zhu)高92-100cm。
穗:紡錘形,穗長10-12cm,有芒,無絨毛(mao)。
籽粒:角質紅色,千粒重44-52g。
品質:2010年農(nong)業部谷物品質監督(du)檢驗(yan)測(ce)試中心(北京)測(ce)定(ding),容(rong)重800g/L,粗(cu)蛋(dan)白(bai)17.48%,濕面筋38.9%,沉淀指數65.8ml,穩定(ding)時(shi)間8.7min,最大(da)抗(kang)延阻力516E.U。
抗性:2008年(nian)農業(ye)部植物病蟲害(hai)抗性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鑒定(ding),中感(gan)至高感(gan)葉銹病(50MSS),中抗赤霉病(2.94MR)。
試驗情況: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東部旱作小麥區域(yu)試驗,平均畝(mu)產338.0kg,比對照龍麥26增產7.9%。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qu)東部(bu)旱作小麥區(qu)域(yu)試驗(yan),平均畝產(chan)318.7kg,比對(dui)照龍麥26增(zeng)產(chan)5.0%。
2009年參加內蒙(meng)古自治區東部旱作(zuo)小麥生產(chan)試驗,平均(jun)畝(mu)產(chan)326.9kg,比對照(zhao)龍(long)麥26增產(chan)6.5%。
平均生育期97天(tian),比對照早2天(tian)。
栽培技術要點:
畝(mu)保苗42-45萬株。
注意事項:小(xiao)麥葉銹病重發(fa)區慎用(yong)。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zhi)區呼倫貝爾市≥10℃活動積溫(wen)1900℃以上適宜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