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重要能源和資源、重大裝備制造等企業將實行審查。
如果外資想并購中國的種業企業,它需要經過安全審查嗎?
這是中國種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種集團”)副總經理田冰川關心的問題。“與一般的充分競爭性行業不同,種業是我國的基礎性、戰略性核心產業,事關糧食安全和農業安全。”田冰川2月18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就在2月16日和17日,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分別就《關于建立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安全審查制度的通知》 (以下簡稱“《通知》”)作出說明并對外答疑。
2月12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布《通知》,決定建立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安全審查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制度自《通知》頒布后30天實施。
根據《通知》,并購安全審查的范圍為: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軍工及軍工配套企業,重點、敏感軍事設施周邊企業以及關系國防安全的其他單位;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關系國家安全的重要農產品、重要能源和資源、重要基礎設施、重要運輸服務、關鍵技術、重大裝備制造等企業,且實際控制權可能被外國投資者取得。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在2月17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外資并購國內企業的安全審查機制公布后,商務部作為有關申請的受理單位,同時作為聯席會議中的重要成員,目前正在制訂比較詳細的、可操作的實施辦法,實施細則將在聽取業界意見之后盡快出臺。
制度有待細化
雖然目前不能確定外資并購種業企業時是否必須接受安全審查,但是中國種子產業被外資“蠶食”的現象已不容回避。近年來,外資逐漸在中國種子市場上呈現出壟斷趨勢。
據媒體報道,包括利馬格蘭、益海嘉里等諸多外資企業,實際上都是通過“代理人”等簡單的方式避開監管,達到壟斷的目的。
以玉米種子為例,美國杜邦先鋒公司先后與登海種業、敦煌種業成立了合資公司,登海種業覆蓋黃淮海夏玉米區,敦煌種業則輻射東北、西北春玉米區。
最近沸沸揚揚的隆平高科與國際種業巨頭法國利馬格蘭集團成立合資公司的新聞,更是引起了各方的關注。
2月10日,隆平高科公布股權變更公告稱,公司與大股東簽署股權轉讓協議,協議規定新大新股份擬受讓 VilmorinHongKongLimited(以下簡稱“VHK”)持有的全部新大新威邁股權。該協議有待國家相關部門批準,并將在資金支付完畢后履約完成。
此次股權轉讓完成后,新大新股份將成為新大新威邁的惟一股東,新大新威邁的企業性質將由中外合資經營企業變更為內資有限責任公司,隆平高科將由外資參股公司轉變為純內資公司。
2007年9月,利馬格蘭集團通過旗下VHK公司,間接實現對隆平高科的實際控制。業內人士認為,此次隆平高科的做法,避免了國際種業巨頭的沖擊,是隆平高科意欲在玉米種子市場上做大做強所發出的信號。
像田冰川一樣,其他多個領域的企業負責人對《通知》也是“一頭霧水”。如何界定受審查的行業?何種條件下進行安全審查?他們并不清楚。
商務部研究院跨國公司研究中心主任何曼青告訴本報記者,《通知》只是一個“宏觀定性”文件,由于上述審查范圍中涉及諸多行業,而且每個行業都有不同的特點,很難準確規定具體金額等限制性數據。
“安全審查制度還需要進一步細化,但是,從現在來看,《通知》或多或少讓跨國公司和地方政府招商心里有了些眉目。”何曼青說。
專家:外資在華投資不會收縮
外資并購境內企業是否危及國家經濟安全?這種爭論由來已久。凱雷并購徐工、可口可樂并購匯源等,這些外資并購案例都是當年業界討論的熱點。
何曼青說,外資以并購方式進入中國,需經過3道門檻,依次是產業準入政策即《外商在華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反壟斷調查和國家安全審查。
“我國在前兩個步驟的審查方面已經積累了多年經驗,現在出臺安全審查制度,是我國吸引外資在制度上的完善。”何曼青表示。
“近幾年,外資大規模進入我國市場,對我國企業進行并購,隨之也產生了一系列的問題,包括國有資產流失、行業壟斷和失業問題。”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黎雪榮告訴記者,這個時機建立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安全審查制度具有多重意義,一方面能夠避免外資并購我國重要且競爭力不高的產業而造成壟斷經營,另一方面有利于維護國家產業安全,保護我國民族產業的健康發展。
安全審查制度是否會造成外資企業收縮投資?黎雪榮認為不會造成實質影響。
“中國已經連續十多年成為全球吸收外資最多的國家,外資并購安全審查制度是以反壟斷和產業安全法為主,并不會影響到中國的對外開放,而是為了保證對外開放和吸引外資朝正確方向發展。”黎雪榮說。
商務部1月1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累計吸收外資1057.4億美元,同比增長 17.4%,首次突破千億美元。同期,中國累計實現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590億美元,同比增長36.3%,對外投資流量也創下了歷史新高。
“外資并購形式的投資額度占我國吸引外資總額度的2%至5%,數額還是比較小的。”何曼青說。
田冰川則告訴記者,關于與外資種業的合作,既要積極引進國際一流的技術、品種、資源,更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實現“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希望《通知》能夠對保障我國種業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依據中國種子協會2010年10月的數據,隆平高科、遼寧東亞、中國種子集團、北京德農和登海種業等公司排名前五位。
中種集團2011年是否會在產業并購方面有所動作,對抗外資企業?“中種集團將加快建設國家級種業公司的步伐,通過‘產、學、研、用’的持續合作,將中種集團打造成世界一流的種業公司。”田冰川說。(來源:《中國企業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