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要聞 » 正文

關于印發2010年國家冬小麥品種區試年會紀要的通知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0-09-18  作者:中國種業商務網  瀏覽次數:789
 

農技種〔2010〕62 號
關于印發 2010 年國家冬小麥品種區試年會紀要的通知

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種子管理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種子管理站,各區試主持單位和承擔單位:
    2010 年8 月20-23 日,我中心在寧夏銀川市組織召開了2010年國家冬小麥品種區試年會,總結了2009-2010 年度國家冬小麥品種試驗和展示示范工作,確定了2010-2011 年度國家冬小麥品種試驗和展示示范方案,并邀請有關專家就我國轉基因小麥研究進展作了專題報告。現將會議紀要印發你們,請結合本單位實際做好有關工作。

二0一0年九月十五日

2010 年國家冬小麥品種區試年會紀要

2010 年8 月20-23 日,全國農技中心在寧夏銀川市組織召開了2010 年國家冬小麥品種區試年會,有關省(區、市)種子管理站(局)代表,區試主持人,抗性鑒定、品質分析、DNA檢測等方面負責人,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小麥專業委員及育種單位、種子企業代表共110 多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總結了2009-2010 年度國家冬小麥品種試驗和展示示范工作,確定了2010-2011 年度國家冬小麥品種試驗和展示示范方案,并邀請有關專家就我國轉基因小麥研究進展作了專題報告。紀要如下:
    一、總結了2009-2010 年度品種試驗工作
    2009-2010 年度冬小麥生長季節冬季降溫早,春季氣溫回升晚,低溫持續時間長,對小麥的生長發育造成了較大影響,小麥生育期推遲,試驗收獲平均比常年晚一周左右。由于受冬季低溫凍害、春季倒春寒、西南地區干旱等不利氣候的影響,本年度小麥區試總體產量水平低于前兩年。特別是北方部分地區遭遇幾十年罕見的強降雪、降溫,對小麥品種抗寒性鑒定及個別試點試驗造成極大影響。雖然本年度氣候不利品種試驗,但在各省(區、市)種子管理站的配合和支持下,在試驗主持單位、承擔單位的共同努力下,順利完成了各項試驗任務。
    (一)品種試驗
    2009-2010 年度國家冬小麥品種試驗設立9 個區組,共安排試驗25 組,參試品種317 個次(含對照),試驗314 個點次。除云南曲靖農科所等35 個試驗點次由于自然災害、試驗地被占等因素導致試驗報廢,未參與匯總外,實際匯總279 個點次,占總點次數的88.9%。根據試驗結果,并依據《農作物品種審定規范 小麥》及年會制定的有關原則,會議集體討論決定,推薦揚06-164 等18 個完成試驗程序的品種申報國家審定;推薦川07005 等22 個品種進入生產試驗,其中按強、弱筋品種續試的各有1 個;推薦綿06-374 等28 個品種繼續第二年區域試驗,其中按強筋品種續試的有2 個;根據區域試驗容量,按增產百分率和增產點率由高到低依次推薦川重組104 等45 個參加預備試驗的品種進入區域試驗;淘汰163 個品種,不再對其開展試驗。 本年度長江上游冬麥組增設的對照品種川麥42、黃淮冬麥區旱肥組增設的對照品種洛旱7 號和北部冬麥區水地組增設的對照品種中麥175 表現理想,2010-2011 年度開始更替原對照品種。黃淮冬麥區北片水地組增設的對照品種邯6172 和濟麥22表現均不理想,不作為該區組對照品種,2010-2011 年度增設對照品種良星99,與原對照品種石4185 兩者表現優者為該區組對照進行品種評價。
    (二)抗寒性鑒定
    黃淮冬麥區北片水地組抗寒性鑒定點受該地區罕見的極端低溫影響,參試品種凍害嚴重,對照品種石4185 越冬死莖率也在50%以上。會議認為,本年度黃淮冬麥區北片水地組抗寒性鑒定由于受歷史罕見的特殊天氣影響,鑒定結果脫離了審定標準規定的越冬死莖率不能超過25%的實際,不作為參試品種評價的依據。該區組產量達標繼續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的品種及完成生產試驗程序的汶農14 號和魯原502 補做一年抗寒性鑒定。同時,應組織研究可控條件下的抗寒性鑒定方法。
    (三)抗病性鑒定
    本年度首次增設了田間自然發病鑒定,采用接種鑒定和田間自然發病鑒定同時鑒定參試品種的抗病性表現,由于田間自然發病鑒定點均設在某一病害最適宜發病的地區,接種鑒定和田間自然發病鑒定在發病條件及病害生理小種上互為補充,使參試品種的抗病性得到充分表現,參試品種感病的比例比往年明顯增多。會議認為,接種鑒定和田間自然發病鑒定兩種方法相結合對品種潛在的感病風險能夠充分認知,在品種評價上應以感病嚴重的鑒定結果為準,但應考慮鑒定的發病條件在生產實際中是否會出現,或可能多少年會一遇。會議認為應在現有基礎上就田間自然發病鑒定點的設置進行進一步研究完善,使抗病鑒定評價體系更加科學,確保審定品種在生命周期內安全的同時,使其能夠為農業生產發揮應有的貢獻。
    (四)冬春性鑒定
    本年度是開展小麥冬春性鑒定工作的第二年。會議認為現行的小麥冬春性鑒定方法科學可行,鑒定結果準確可靠,鑒定結果從本年度開始采用,冬春性鑒定為冬性類的品種參加黃淮冬麥區南片春水組區域試驗或春性類的品種參加黃淮冬麥區南片冬水組區域試驗將不予匯總,并停止試驗。根據2009 年區試年會意見,本年度黃淮冬麥區南片春水組第二年區域試驗的品種中,經冬春性鑒定為冬性類的品種,以冬性類品種周麥18 為對照進行評價,達標的品種鄭麥7698 和皖科06290 準許其轉到黃淮冬麥區南片冬水組繼續進行區域試驗。
    (五)DNA 指紋檢測
    本年度對參加區域試驗的137 個品種進行了DNA 指紋檢測,檢出有雜株的品種41 個,占檢測品種的29.9%,其中隴育4 號、中麥155、秦農21、濟麥0536、綿5218 等5 個品種的種子純度低于90%;檢出DNA 位點純合率低于95%的品種57 個,占檢測品種的41.6%,其中河農5290、揚06G86、周麥26、華成3366、長武863、秦農21、長4853、臨旱5035、晉麥86 號等9 個品種的DNA 位點純合率低于90%。根據區試年會制定的有關原則,產量達標的中麥155、河農5290、周麥26、華成3366、臨旱5035等5 個品種停止試驗一年。檢出遺傳相似系統GS 大于0.90 的品種49 對,經DNA 指紋檢測單位同期田間種植觀察排除了有顯著差異的18 對品種,其余31 對品種的每兩個品種間顯著差異的性狀較少,或差異較小甚至沒有顯著差異,涉及區試品種23個,其中有11 個品種產量達標繼續試驗。檢出年度間不一致的參試品種1 個,另外檢出為DUS 測試征集的1 個對照品種皖麥19 指紋與原先征集的樣品不一致,相應的DUS 測試結果不作為評判依據。
    二、確定了2010-2011 年度品種試驗和展示示范方案
    會議根據2009-2010 年度試驗結果、試驗中出現的問題和入選的新申請參試品種,對試驗方案進行了相應地調整,制定了2010-2011 年度品種試驗和展示示范方案
    (一)試驗安排
    會議決定2010-2011 年度國家冬小麥品種試驗共設立9 個區組,安排試驗26 組,參試品種337 個次(含對照),試驗點次335 個。其中,區域試驗12 組,參試品種141 個,試驗點次200 個;生產試驗9 組,參試品種29 個,試驗點次94 個;預備試驗5 組,參試品種167 個,試驗點41 個。
    (二)區試點調整
    根據山東省種子管理站意見,會議決定取消黃淮冬麥區南片冬水組在山東省荷澤市的試點,將該點改為黃淮冬麥區北片水地組試點;河北旺豐種業公司承擔的黃淮冬麥區北片水地組試驗連續多年報廢,取消該試點。根據生產實際,長江中下游冬麥組在浙江省湖州市增設一個試點;安徽省安慶市農科所提出不再承擔試驗,將該點試驗調整到鄰近的巢湖市。山西省長治市種子站承擔的北部冬麥區水地組試驗調整到介休市種子站。
    (三)播種密度調整
    當前黃淮冬麥區南片生產上小麥播種量比以往增大,為使品種試驗緊跟生產實際,適當提高黃淮冬麥區南片冬水組和春水組的試驗播種密度,冬水組由原來的12 萬-16 萬株基本苗提高到16 萬-18 萬株,春水組由原來的15 萬-20 萬株基本苗提高到20 萬-22 萬株,各試點播種密度根據當地的生產實際和試驗地肥力水平在相應范圍內調整。同時,試點要適當提高試驗地肥力水平,加強田間管理,及時追肥澆水和治蟲,發揮品種的產量潛力。
    (四)新品種展示示范
    2010-2011 年度國家冬小麥新品種展示示范工作繼續由各省(市)種子管理站負責,共在5 個省(市)安排國家冬小麥品種展示點18 個,展示品種136 個次;在4 個省安排示范點9個,示范品種12 個,示范面積2.05 萬畝。
    三、研究落實了進一步加強品種試驗管理的措施
    根據農業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品種管理的要求,針對試驗中存在的有關問題,研究落實了進一步加強小麥品種試驗管理的措施
    (一)標準樣品征集
    根據農業部農辦農[2010]74 號和農辦農[2010]79 號文件精神,參加生產試驗的品種由品種選育單位(個人)將每品種種子3 公斤寄到DNA 指紋檢測單位作為該品種的標準種子樣品進行保存。每品種分成1.5 公斤、1 公斤和0.5 公斤3 個獨立包裝,包裝物應結實牢固,包裝物內外標注參試組別、品種名稱、選育單位(個人)。品種選育單位(個人)對其提供標準樣品的真實性負責。
    (二)疑似品種田間種植鑒定
    會議認為,通過田間種植鑒定、委員專家現場考察能夠非常直觀有效地分辯出品種間基于生產利用價值基礎上的差異。為加強對參試品種的監管,確保審定品種與現有品種有明顯區別,我中心決定對DNA 指紋檢測與現有品種遺傳相似系數GS≥0.90,且田間未觀察到明顯差異的續試品種進行疑似品種田間種植鑒定,為國家小麥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品種提供依據。疑似品種田間種植鑒定由我中心組織安排,由區試主持人負責實施,由鑒定點專人進行全生育期觀察記載,在小麥灌漿期,組織國家小麥品種審定委員會部分委員、區試主持人和DNA 指紋檢測負責人進行現場鑒定。疑似品種種子由我中心品種管理處從當年區域試驗種子中分取,已審品種種子從征集的區試樣品庫中分取,每個鑒定品種均進行密碼編號。
    (三)加強參試品種監管
    今后,品種選育單位申請參加品種試驗時,要對填報信息的真實性進行承諾,對提供虛假信息的將進行相應的處罰。試驗中未進行統一密碼編號的區組,每個區試點須將參加區域試驗的每品種取30 克種子樣品寄到區試主持單位,以便對同一品種不同試點的供種進行監控,試點間供種不一樣的品種停止試驗,同時對該品種供種單位或課題組進行相應的處罰。
    (四)提升試驗水平
    會議要求各省種子管理站要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國家試點加強管理,各區試主持人要對試點試驗操作加強監督指導。我中心將進一步加強對試點試驗工作的監督檢查和考察,加大對試驗人員的技術培訓,并逐步研究完善試驗質量的內控機制和評價體系,不斷提升試驗水平。
    四、研究了品種區試其他相關問題
    為進一步做好已審品種的退出工作,會議推薦魯麥1 號等18 個國審小麥品種提交小麥品種審定委員會審議,建議于第四批停止推廣。會議還組織召開了育種單位代表座談會,研究如何進一步改進完善國家小麥品種區試工作,減少外界對品種試驗的干擾,并就黃淮冬麥區南片冬水組和春水組設置目的等方面問題進行了交流探討。
主題詞:冬小麥 區試 年會 紀要
抄送: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財務司,農業部國家農作物品
種審定委員會小麥專業委員會委員
全國農技中心辦公室 2010 年9 月15 日印發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