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人民網
盡管雜交水稻之父、隆平高科重要股東之一袁隆平多次表示雜交水稻沒有用到轉基因技術,但是面對未來幾年雜交水稻技術優勢可能喪失的危險,隆平高科一年前已著手布局發展生物技術,其中包括轉基因。
事實上,就在今年國內轉基因爭論近乎狂熱之際,隆平高科就表示要積極介入轉基因技術研究。
針對網友“張先生”在隆平高科網站留言: “目前公司是否有在研究轉基因品種,若是農業部通過轉基因品種提案,公司是否可以立即推出產品呢?”
隆平高科3月23日回復稱:“轉基因技術是未來生物科學發展的重要方向,公司希望積極介入轉基因技術的研究。目前公司的轉基因科研主體為上海隆平農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并在轉基因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推出轉基因產品需獲得國家相關部門的批準。”隆平高科一位內部人士說,作為種子企業,隆平高科當然要大力開展生物技術。
他透露,目前隆平高科的研發體系中,研發中心有兩個委員會:一個是負責傳統育種的雜交水稻技術委員會,一個是在2009年成立的生物技術委員會,專門負責分子育種。“這樣,生物技術被放在很重要的位置”。
他介紹,目前隆平高科生物技術委員會有三個平臺:上海隆平農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長沙生物技術實驗室、隆平基因公司。
據公開資料顯示,上海隆平農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由隆平高科與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共同注資1000萬元成立的子公司,隆平高科持有其80%的股權。
“上海隆平主要搞基因克隆和轉基因。”該人士說。相關資料表明,上海隆平主要以超級雜交水稻為主要研究對象,進行農作物功能基因和特異性狀基因的鑒定、篩選、克隆和保護,農作物新品種、新組合的選育和推廣,以及農業生物新產品的研制等方面工作。
長沙生物技術實驗室則主要負責分子育種,上海隆平克隆的基因要搞功能驗證就在長沙實驗室進行。
隆平基因公司主要負責轉基因水稻育種,總經理則是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張啟發的博士生。
“隆平高科的生物技術就包括這三個平臺,每個實驗室差不多就10多個人吧。作為一個種業公司,有這么大的規模也算不錯了。”該人士說。
但是,該人士表示,和國內做得比較好的研發單位相比,“我們落后了,在水稻上,我們的生物技術研發趕不上張啟發先生了,我們要奮起直追了。”
隆平高科目前的戰略是 “生物技術與傳統育種的結合”,由于在傳統育種特別是在雜交水稻方面是非常強的優勢,他們希望利用生物技術“選種選得更快更好。”
“我們的基本戰略就是這樣。”該人士說。
分析人士說,雖然袁隆平對推廣糧食轉基因技術態度非常謹慎,但他也對媒體表示,有些轉基因是比較安全的,比如把玉米的基因轉入水稻中,通過提高水稻光合作用效率來提高水稻產量就沒有安全問題。
有人猜測, 這可能是隆平高科轉基因研究的興趣所在。(包曉鳳 龍九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