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近日,武清區高村鄉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西瓜擂臺賽,通過層層評比,最終“京欣一號”西瓜從含糖量、瓤色、重量等綜合評比中勝出,成為本次比賽的擂主西瓜。但“京欣一號”并非完美,不少西瓜經銷商反映,“京欣一號”瓜皮容易開裂,不容易長途運送。但記者發現,盡管目前國內西瓜品種眾多,還沒有哪一個品種從種植面積、產量等多個方面可以戰勝“京欣一號”。
據本市蔬菜育種專家介紹,“京欣一號”西瓜雜交種是由北京蔬菜研究中心同日本米可多種子公司森田欣共同培育出的。該品種具有高產、穩產、品質優良的突出特點,比其他西瓜品種畝增收200元至300元,20多年一直是國內西瓜市場的品牌老大。但由于“京欣一號”推廣種植年限較長,品種退化,國內不應該再單一種植該品種。國內西瓜育種部門應該開掘資源,形成合力,加快國產新西瓜品種的選育。例如,目前國內市場小型禮品西瓜走俏,但品種也大都是來自國外。其中,圓型花皮紅瓤或花皮黃瓤小西瓜,主要有從日本引進的“紅小玉、黃小玉”,從荷蘭引進的“新概念”等。這些品種的優點是早熟、肉質細嫩、汁多、品質風味好,受到市民的歡迎。但種子卻依靠國外種子公司提供。此外,像無籽西瓜、早熟西瓜、抗病害西瓜等市場需求也很大。在采訪中本市區縣一些瓜農告訴記者,隨著保護地西瓜種植面積的大量增加,目前已開始發生倒茬困難,隨之而來的是容易造成西瓜土傳病害枯萎病的加重。因此,嫁接已成為生產中必不可少的栽培措施,但目前嫁接專用的西瓜品種國內市場上還很少,非常希望國內育種專家進行攻關。
據了解,西瓜國內育種遭遇問題是科研經費投入不夠,民營育種單位更遭遇經費不足難題。位于武清區的一家民營西瓜育種單位,從事西瓜育種已有30多年的歷史,但由于缺乏推廣人員和相關經費的投入,選育的航天西瓜品種遲遲打不開國內市場。 (本報記者陳忠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