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農業廳關于2010年秋播小麥油菜品種區域布局的指導意見
陜農業發〔2010〕106號
各設區市及楊凌示范區農業局(委):
為了確保糧食生產安全,進一步提高秋播作物種植水平,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我廳組織有關專家對全省小麥、油菜大田生產和區域試驗進行了觀摩考察。根據考察結果,經過充分討論并廣泛征求意見,現就2010年我省秋播小麥、油菜品種區域布局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小麥品種布局
1、關中灌區:
東部灌區:以西農889、西農979、西農88、小偃22為主栽品種;搭配種植西農3517、武農148、荔高6號和渭豐151;示范推廣西農9871、陜農138和小偃216。
中部灌區:以小偃22、西農9871、西農979、閆麥8911、荔高6號為主栽品種;搭配種植西農889、西農2611、陜麥159、陜農138和陜627;示范推廣西農2000、閆麥9710、西高2號、西農3517、小偃216和西農538、登峰168。
西部灌區:以小偃22、西農9871、西農979、西農889為主栽品種;搭配種植秦農142、武農148、陜麥159和陜農138;示范推廣西農2000、九豐2號、西農538。
2、渭北旱塬:
東北部地區(蒲、白、澄、合、韓等縣市):以晉麥47、晉麥54、西農928為主栽品種;搭配種植銅麥3號。
西部地區:以長旱58、晉麥47、西農928為主栽品種;搭配種植寶麥6號、長武134;示范推廣西農189。
銅川塬區以銅麥3號、晉麥47為主栽品種,搭配種植長旱58;示范推廣西農928。
3、陜南地區:
商洛地區:以小偃15和新洛8號、新洛11為主栽品種;搭配種植商麥9215、小偃22;示范推廣周麥18、周麥22、西農979。
安康地區:以綿陽31、川麥43為主栽品種,搭配種植綿陽26、川麥107。
漢中地區:以川麥42、綿陽31和漢麥5號為主栽品種,搭配種植川麥107、西科麥4號、川麥43。
在栽培措施上,對半春性及偏春性品種要適期晚播或分期播種(播期不要集中在同一時間);嚴禁品種越界種植(種植范圍不能超出適宜區);要大力推廣精量半精量播種;注意及時防治病蟲害;做到良種良法配套。
二、油菜品種布局
渭北旱塬:以甘雜1號、單雜1號為主栽品種。
關中灌區:以秦優7號、秦優10號、秦優8號為主栽品種;搭配種植馳雜油1號、秦雜油1號;示范推廣秦優33。
陜南漢中、安康:以秦油7號、秦優10號、華油雜13號、中油雜2號為主栽品種;搭配種植秦研211、蓉油11號、南油10號、中油6303、秦優33;示范推廣秦油8號、秦雜油1號、雜油1號、馳雜油1號。
嚴禁引進種植不抗寒品種和“雙高”、“單低”油菜品種進入我省。
三、工作要求
1、各市、縣農業主管部門應根據全省品種區域布局指導意見,因地制宜地制定當地品種布局意見和統一供種方案,堅持主栽品種突出,搭配品種合理,做到科學布局。同一生態類型區每縣原則上確定2個主栽品種,力推一村一品種。
2、各級農業部門要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工具,向廣大農民群眾介紹優良品種,使農民群眾了解種源,了解種性,掌握種植方法。
3、各級種子管理部門和供種企業,要立即投入到小麥三圃田的去雜去劣工作中去,切切實實做好秋播良種繁殖和大田小麥的生產用種的種源準備工作。所有小麥種子田要單機收獲,單獨晾曬,單獨入庫,嚴防混雜,確保秋播小麥用種的質量和數量,為來年小麥豐收奠定種源基礎。
二0一0年六月八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