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棗莊日報
6月9日,一個神秘電話牽出一個制售假玉米種子的大案,山東棗莊工商、公安的執法人員冒雨直搗“坑農”黑窩點,上演了一出“雨中打假”的好戲。經一上午的連軸作戰,制假、售假分子措手不及,造假原材料和工具統統被查繳。
當天上午,市工商局接到舉報:臺兒莊區一農資經營戶長期在外低價收購散玉米種,然后再裝入印有某注冊商標的玉米種包裝袋內,以2.5元/公斤的價格賣給農民。
事關農民兄弟的切身利益,刻不容緩!接到舉報,市工商局立即與市公安局取得聯系,上午9點50分,聯合執法組在臺兒莊區召集當地工商、公安部門的有關人員召開緊急會議,研究行動方案,決定立即采取行動,端掉這一“坑農”黑窩點。
經過周密的部署分工,執法人員驅車直搗制假售假者的老巢。這時,雨越下越大,前方視線不清、路況不明,全體執法人員,克服雨大路滑等不利因素,爭分奪秒趕路,一個多小時后終于到達造假窩點。
造假場所,大門緊閉,里面還上了鎖,執法人員多次敲門、無人應答。時間一點點流逝,如果造假分子趁此機會轉移或銷毀證據,這次行動將前功盡棄。指揮人員當機立斷:進場檢查!經過一番周折,終于進入造假窩點,當場查獲假冒某品牌玉米種近5000公斤、非法印制的兩個品牌的玉米種包裝袋4000多個,造假用的封口機一臺。
通過訊問得知,這一造假窩點還有2處售假點,執法人員來不及休息,又沖進了大雨中……一個小時后,從執法分隊傳來喜訊,查獲假冒玉米種55袋。至此,這處集制假售假為一體的黑窩點被連根拔掉,伸向田地的黑手被斬斷,農民兄弟的利益得到了維護和保障。( 劉然 王光輝 張冬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