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晉審麥2009002
申報單位: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河北省邢臺農業科學院
育種單位: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河北省邢臺農業科學院
品種來源:NC20/(邢9402/石6021)
特征特性:熟期比臨豐615晚熟1~2天,與煙農19生育期相當。幼苗半匍匐,苗期葉片較窄,葉色深綠。株高76厘米左右,株型較松散。旗葉略寬,穗灰綠色,長方形,穗長8.5厘米左右,小穗數17個,穗粒數39粒,千粒重40克左右。長芒,白殼,白粒,半硬質,飽滿度中上等。分蘗成穗率高,抗倒性較強,落黃好。
抗病鑒定:2007~2008年山西省農科院植保所人工接菌鑒定,條繡病免疫,中感葉銹病和白粉病。
品質分析:2009年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分析,容重777g/l,粗蛋白質14.53%,濕面筋27.1%,沉降值25.5ml,吸水率54.2%,形成時間2.4min,穩定時間1.4min,弱化度165F.U,粉質質量指標33un,評價值36,硬度46.9。
產量表現:2007~2008年參加山西省小麥南部高肥水地組區試,兩年平均畝產487.2公斤,比對照臨豐615增產7.4%,試驗點15個,14點增產。其中2007年平均畝產479.1公斤,比對照增產9.4%;2008年平均畝產495.3公斤,比對照增產6.8%。
2008~2009年參加山西省小麥南部高肥水地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85.6公斤,比對照增產4.9%,試驗點11個,10點增產。其中2008年平均畝產575.1公斤,比對照臨豐615增產4.8%;2009年平均畝產377.3公斤,比對照煙農19增產5.0%。
栽培要點:適宜播期為10月上旬,畝播量7.5~8.5公斤,基本苗15~18萬。每畝施肥量:底肥施磷酸二銨25公斤、氯化鉀10公斤,拔節期追施尿素10公斤。澆好越冬、拔節、灌漿水。注意防治白粉病和蚜蟲。
適宜區域:山西省南部中熟冬麥區高肥水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