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2010年種子執法年春季種子市場執法檢查情況的通報
各市(地)、縣(區、市)農委:
今年是全國種子執法年,我省各級農業部門,尤其是種子管理機構,積極應對春季降水多、氣溫低、回暖慢等歷史罕見的異常氣候條件,多措并舉,積極調劑良種,深入開展種子市場專項檢查,扎實推進執法年各項活動,高標準保證了春耕生產和農民用種需要。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主要措施
各地按照農業部《2010年種子執法年活動方案》、《黑龍江省2010年種子執法年活動方案》的要求和省種子管理局的具體部署,深入開展春季種子市場專項執法檢查。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我省對農業部開展的種子執法年活動高度重視,制定下發了《黑龍江省2010年種子執法年活動方案》。同時,省農委成立了種子執法年活動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種子管理局。2月3日,按照農業部的部署,舉辦了全省種子執法培訓和種子執法年啟動儀式,同時,就種子執法年工作任務進行了具體部署。各地政府高度重視種子執法年活動,把執法年活動擺上重要日程,通過召開專門會議研究部署、下發專項治理文件、領導發表電視講話等方式,認真組織開展春季種子市場專項執法檢查行動。全省各級農委及農墾主管部門都成立了組織領導機構,并結合當地實際制定了具體的“種子執法年”活動方案,把種子執法年活動作為2010年的一項重點工作加快推進。備春耕關鍵時期,省農委領導親自帶隊到種子集散地市場調研、檢查;各級政府也積極組織種子執法年活動,如佳木斯市副市長帶隊檢查種子市場,切實解決種子市場清理整頓中發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規范種子市場秩序,落實種子打假護農措施。
(二)廣泛宣傳,營造打假護農氛圍。為確保種子執法年各項工作落實到位,采取多種有效形式進行廣泛宣傳。一是制發相關文件。及時轉發了《農業部關于加強種子管理工作的意見》,下發了《關于認真貫徹落實<農業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種子管理工作的緊急通知>的通知》、《關于加強種子管理嚴禁品種越區種植的緊急通知》和《關于做好清理種子企業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二是通過媒體加強宣傳。充分利用黑龍江種業信息網、《黑龍江日報》、《農村報》、《科技報》進行宣傳。3月29日省種子管理局以強化種子管理,讓農民用上放心種子為主要內容,在《黑龍江日報》、《農村報》刊登了種子專版,在《科技報》刊登了種子專刊,大力營造依法治種、護農打假和大力推廣優良品種的氛圍。同時,在省電視臺播放公益性廣告,提示廣大農民適區種植,杜絕越區種植。三是召開專題會議。3月28日,召開了全省嚴防品種越區種植工作會議,要求各地加強種子管理,嚴防越區種植。四是舉辦廣播電視講座。各地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媒介,宣講種子法律法規,公布當地農作物品種布局規劃和使用指導意見及購種注意事項,大力營造種子執法年活動氛圍。五是張貼標語、印發宣傳單、懸掛公示板。全省各級種子管理機構共向全省農民散發《種子法》、《識別真假種子常識》以及公開信等宣傳資料38.39萬份,發放宣傳單9.2萬份,為農民提供咨詢3.7萬人次。
(三)突出重點,打防并重。各級農委、種子管理機構本著邊檢查邊治理、堅決查處一批違法種子案件的原則,依法行政,重點開展了“七查”,并把玉米、大豆、水稻作為檢查的重點作物,把種子集散地市場作為檢查的重點場所,把生產經營未審定主要農作物品種、越區經銷、生產經營假劣種子等種子企業(商店)作為打擊的重點對象。在突擊檢查和日常監管相結合的同時,延伸拓寬了治理地域,如直接到農戶家了解農民購種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不留死角,形成了種子管理機構和廣大農民互動的良性監管機制,有效的降低了種子案件的發生率。3月初,省種子管理局制定了《2010年省種子管理局兩個重點種子市場檢查方案》,成立兩個檢查組,檢查了綏化市和大慶市的種子市場,重點對在市場上流通的玉米種子進行抽樣檢查,共抽查了41個種子企業(商店)的83個玉米品種樣品。同時檢查了種子經銷企業的種子標簽、經營檔案、品種審定及授權情況,共檢查種子標簽40個,不符合要求的6個;被檢查的種子企業(商店)種子經營檔案建立和記載情況較好,全部符合要求;檢查了20個主要農作物品種,發現1個品種標注名稱與審定名稱不符(審定名稱前加注了“精品”字樣);檢查未發現違法經營授權保護品種行為。檢查組按要求填寫了農作物種子市場專項檢查種子標簽、經營檔案、品種審定及授權情況檢查記錄表,同時,對檢查中發現的違法行為依法進行了處罰。
(四)認真檢查種子企業,全面清理種子經營許可。各地農委、種子管理機構及農墾系統按照《關于做好清理種子企業工作的通知》和《關于推進清理種子企業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以“誰發證、誰清理”和“屬地管理”為原則,對轄區內的種子企業開展普查。各市、縣農委、種子管理機構及農墾主管部門對轄區內的種子企業專項清理檢查已基本完成。全省現有注冊資本100萬元以上種子企業813家,初步清理保留366家,整改345家、不保留102家。下一步省種子管理局將集中精力,組織對全省種子企業進行再檢查、深入清理,對各地限期整改后仍達不到要求的依法予以注銷;對弄虛作假騙取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的依法吊銷,堅決清除一批不合格的種子企業。
(五)加強協作,建立種子檢查聯動機制。今年年初省農委、省供銷社、省質監局、省工商局、省公安廳、省監察廳等六部門聯合下發《關于印發〈2010年全省農資打假聯合檢查督導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必須從全局的、戰略的高度抓好農資市場監管工作,要形成合力,保障春耕生產順利開展,保護農民合法權益。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按照省農委的統一部署,加強上下級的溝通,同步行動、協同作戰,認真查處,動員全部力量,在全省迅速開展了種子打假護農工作,縣(市)級開展自查,市(地)級開展聯查,省級組織抽查,形成了全省上下種子檢查聯動機制,對全省種子經營企業、業戶徹底清查了一遍,對重點企業、業戶檢查了2-3次。
二、檢查結果
經過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種子管理機構的共同努力,我省種子執法年活動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嚴肅查處了一批違法種子案件。各地認真對種子市場進行全面執法檢查,據統計,備春耕期間全省共出動種子管理執法人員5066人次,共查處違法種子案件109起,沒收違法種子33.7萬公斤,罰沒款38.9萬元,為農民直接或間接挽回損失3000余萬元。其中,省種子管理局成立5個工作組深入到全省各地進行督導檢查,共發現違法種子案件47起,其中,直接立案查處6起,移交當地種子管理機構查處41起,有力地打擊了違法種子生產經營者,保障了農民用種安全。
(二)保證了農業生產用種需要。今年我省春耕生產氣候異常,低溫、多雨、內澇,播種期普遍比常年推遲10-15天。為保障農業生產需要,加快播種進度,省種子管理局和各級種子管理機構大力組織協調良種,動用國家救災備荒儲備良種,并積極協調種子企業調劑早熟玉米種子、早熟大豆種子,采取一切能采取的措施,調動一切能調動的力量,狠抓調換品種,搶農時,戰低溫,除內澇,實現了春播生產的健康發展。全省組織推廣良種數量足、品種優、質量好,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8%以上,其中優質和專用品種覆蓋率達到90%以上。據農情上報統計,全省玉米、水稻兩大高產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均比上年有較大幅度增長,共增加700多萬畝,總面積再創歷史最高水平。
(三)建立規范有序的種子市場。全省各地陸續建立了種子集散地市場,多數集中在當地的農資大市場或集中在二、三條街道,種子市場規范有序。各地種子企業(商店)的種子生產經營檔案建立情況好于往年,建立的都比較規范,經營未審定主要農作物品種現象相對減少,包括我省南部與吉林接壤的一些縣(市),假劣種子案件發案率明顯降低。
雖然我省種子執法年活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發現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個別地方種子市場管理弱化。主要表現對未審品種的危害認識不夠,管理不到位,打擊力度小,仍有死角,如對一些企業在村屯以流動銷售的方式銷售未審、套牌種子問題打擊不力。二是有的地方違法經營未經審定主要農作物品種現象依然存在。如經營的國審品種推廣區域未包括黑龍江及經營內蒙、吉林等省審定通過,而我省未審定的品種,此類問題相對突出的市縣有哈爾濱市區、雙城、肇東、肇州、肇源等市縣;還有個別科研單位或種子企業選育的品種,未經審定就先行推廣。三是種子經營者經營行為不規范。如種子標簽、包裝、檔案不規范;委托代銷不按規定從委托方調入種子,而是多渠道隨意購進種子;不分裝業戶拆包銷售現象;銷售的品種名稱不規范,個別企業不使用審定品種名稱,繼續使用審定前的編號經營銷售種子;一些地區蔬菜種子存在不包裝銷售;個別地方存在關門逃避執法檢查的現象。
三、幾點要求
(一)依法查處。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種子管理機構對轄區內發現的種子案件,要依法嚴肅查處,并追本溯源,標本兼治,對發現的典型的假劣種子案件要及時曝光,對涉及犯罪的種子案件,要及時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對市場檢查中省種子管理局直接查處的種子案件,各地種子管理機構負責協辦,直至案件終結;省種子管理局移交的及地方種子管理機構立案的種子案件,要盡快結案,并將結果上報省種子管理局備案。
(二)認真整改。要提高對依法治種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加強對未審品種、標簽不規范、經營檔案不健全等問題的監管,維護公平競爭的種子市場秩序。各地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認真進行梳理,通過對種子生產經營者的培訓和宣傳教育,提高他們的素質和法律意識,規范其生產經營行為,從源頭上解決種子生產經營領域存在的問題。
(三)加強監管。要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進一步提高種子市場監管水平,加大對本地種子市場的監管力度,完善案件投訴舉報制度,對外公布投訴舉報電話,認真受理投訴,熱情接待農民來信來訪,及時解決上訪人的合理要求,防止激化矛盾、越級上訪。要做到重點檢查和日常監管相結合,建立種子企業監管檔案,加強對生產經營不規范企業的法制教育,規范企業守法經營、文明經營。對查處的違法種子案件及時結案,對涉嫌犯罪的案件及時移交公安司法機關處理,始終保持種子打假打劣的高壓態勢,維護廣大農民的權益。
(四)務求實效。各地要以“種子執法年活動”為契機,通過種子執法年活動的深入開展,堅決清理一批不合格種子企業,為種子企業健康發展營造良好氛圍;堅決查處一批制售假劣種子案件,徹底凈化種子市場;堅決退出一批不適宜生產的品種,切實保護農民利益。
附件:2010年省種子管理局檢查發現的主要違法經營種子企業名單
二0一0年六月二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