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不少關心云南旱情網友提出的“大旱之年的減產減收,明年種什么、吃什么?能否發揮太空種子作用”的建議,記者日前來到云南省種子儲備管理站,種子站辦公室主任譚繼祥告訴記者,雖然目前太空種子無法發揮效應,但早在2008年我省就已提前要求由省、州、市、縣各級部門儲備下750萬噸救災備荒種子,這些種子同樣具有良好的抗旱抗病能力,完全可以保障糧食生產和百姓餐桌供應。
據了解,因受干旱影響,目前我省小春作物已全部絕收,為了盡量挽回小春的損失,各地已經開始努力搶時春播春種,寄望增加大春收獲。據介紹,日前,昭通市緊急向省種子儲備管理站申請動用10萬余噸玉米儲備種子,“在主要作物中,玉米的生產期短、耐旱性也相對較強,非常適合旱區種植。”譚繼祥說,每年各地種子站都會依照有關規定和根據明年小春播種情況,以企業招標的方式提前儲存大量優質的主要經濟作物種子,除了玉米,還包括小麥、甘蔗、蠶豆、馬鈴薯、大豆、油菜等土地種植適應性強、推廣面積大、生長期短的大眾作物,這些作物食用性適用性強,不同地方都能接受,基本不用擔心餓肚子。在旱區,這些儲備種子一般都以直接成本出售給農民,真正給農民實惠。
另外,為了進一步保證大春改種成功,各地種子站還專門組織了農業技術人員、專家奔赴災區,對當地老百姓增強抗旱意識,并因地制宜制定了地膜覆蓋、旱游秧、套種、間種等抗旱抗病蟲技術措施力保抗旱。記者 王建芬(春城晚報)











![[人民日報] 我國篩選出耐鹽堿種質資源1100多份](http://518pifa.cn/file/upload/202411/08/092303811.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