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財經日報 胡軍華
編者按:
作為新世紀以來指導“三農”工作的第七個中央一號文件,再次明確了多項惠農政策。而從產業及公司層面來看,對于其中的擴大良種補貼范圍,推進轉基因新品種的產業化,以及提高“家電下鄉”產品最高限價,實行“建材下鄉”等,都會對相關公司帶來長遠的利好影響。
最新公布的中央一號文件將繼續增加良種補貼,分析人士認為,隨著國外種業進入中國影響力日漸強大,通過提高良種補貼力度、擴大補貼范圍,有助于國內種子企業提升競爭力。
根據昨日公布的2010年中央一號文件,今年國家將對農民增加良種補貼,擴大馬鈴薯補貼范圍,啟動青稞良種補貼,實施花生良種補貼試點。中信證券農林牧漁行業分析師毛長青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良種補貼原來只有水稻、小麥、玉米幾種口糧屬于補貼范疇,現在擴展至作為雜糧的花生、青稞;從覆蓋的范圍來看,原來只補貼主產區,現在更多產區被納入補貼。”
毛長青認為,良種補貼政策反映的是國家將種子戰略放在空前重要的位置上,希望縮小國內種子企業與國際種子企業間的差距。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本報記者,美國杜邦先鋒公司與登海種業等國內種子公司合作開發的“先玉335”玉米種子在國內銷售非常好,2009年銷量增長了一倍左右,他說:“增加良種補貼對國內種業市場來說是一個利好消息,但是只有技術含量高、售后服務好的種子企業才能真正拿到良種補貼。”
消息人士介紹,“先玉335”在國內的市場占有率提升非常快,因為售價高,利潤也非常豐厚,其創造的利潤額約占到國內玉米市場利潤額的一半,非常驚人。與杜邦先鋒合資的登海種業日前披露2009年全年業績,該公司2009年度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預計在9000萬元至9500萬元之間,同比增長3359%以上。2009年上半年,登海種業“先玉335”的營業收入為1.67億元,而登海種業自主培育的“登海9號”等3個品種的營業收入累計只有0.53億元左右。
杜邦先鋒中國區總裁劉石此前曾向記者介紹,“先玉335”單價平均是國內種子的4倍,但是國內平均一個穴播3粒種子,“先玉335”只用播1粒,而且95%以上能出芽,所以省掉了補種,也省掉了間苗費用,獲得農民認同。
毛長青說:“種子是農業最上游的環節之一,糧食安全的內涵之一就是種業安全。國家繼續增加良種補貼,一方面是扶持民族種業,幫助國內種子企業做強,另外一方面通過鼓勵種子品質的提高,實現糧食持續增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