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寧波網訊 這幾天,鎮海九龍湖鎮的西蘭花種植大戶傅建明忙著跟寧波市種子有限公司預訂今年5月的晚稻種子,他決定騰出更多的田地來擴大“甬優12”秈粳雜交稻的試種面積。不久前,他試用的102畝“甬優12”秈粳雜交稻收割后,寧波市農技專家隨機抽取一畝晚稻進行了現場鑒定,畝產達到903公斤,這一數字刷新了全省晚稻畝產紀錄。
目前,寧波全市水稻畝產量平均為470公斤,而“甬優12”秈粳雜交稻的最低畝產量就能達到700公斤。去年,鄞州區洞橋鎮一農戶種植的“甬優12”秈粳雜交稻畝產達到了836.69公斤,這一產量還獲得了浙江省年度晚稻單產的吉尼斯紀錄。
為什么“甬優12”秈粳雜交稻能有那么高的產量?“關鍵在于秈粳雜交技術。”寧波市農科院副院長馬榮榮告訴晚報記者。早在1988年,寧波市科技局就對“雜交稻秈粳亞種間雜種優勢的利用”立項,2005年,我市育成第一個秈粳雜交稻“甬優6”號,它在世界范圍內首次將秈米和粳米進行雜交,“秈粳雜交稻就像一個混血兒,遺傳了父母的優勢基因,不僅有秈米的蓬松清香,又有粳米的柔滑微甘,產量提高非常明顯,這一成果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馬榮榮稱。
但是,“甬優6”號比較適合于低緯度地區種植,之前只有在寧波南三縣才能種。經過市農科院和寧波市種子公司聯合育種,“甬優12”在“甬優6”的基礎上,擴大了種植適應地域,實現了在寧波所有縣市的全覆蓋。
高產高質水稻在寧波的推廣種植,意味著有越來越多寧波人將吃上寧波本地種的大米。寧波市種子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曉燕稱,目前寧波全市的大米需求量在22.5億公斤左右,而其中寧波產大米所占比例還不到20%。2009年,“甬優12”在寧波的試種植面積已有2萬畝,2010年將達到6萬畝,而整個“甬優”系列水稻目前已推廣到21.67萬畝,高產高質水稻的逐步推廣,將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我市主要依靠外省供應糧食的現狀。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全國6個省使用“甬優”系列水稻,已種植185萬畝,安徽、江西、黑龍江等供糧大省也用上了咱們寧波培育的大米種子。(寧波晚報記者 徐文燕 通訊員 盛德清 余榮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