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經濟參考報 作者: 潘林青
“今年玉米收成不錯,一畝地比去年多收入70多元呢。”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吳店鎮項莊村村民吳明善說。
2009年,山東又是一個豐收年。記者在魯西南產糧大市菏澤調研時發現,糧食增產豐收后,農民收入有了小幅增長。然而,由于對勞動力成本的核算定價低于市場價格,導致對農民收入的統計數據高于其實際收入,令當地農民備感困惑。此外,廣大農民希望國家加大農業科技投入力度,穩步提高糧食價格,從而增加種糧收入。
農民種糧收入小幅增加
菏澤市牡丹區吳店鎮項莊村村民吳明善今年種了6畝玉米,畝產600多公斤,比去年增產50公斤。他說:“今年收成不錯,一畝地比去年多收入70多元呢。”
據了解,今年山東省糧食又喜獲豐收,農民收入有了小幅增長。據山東省農業廳最新農情調查顯示,山東省秋糧收獲面積5226萬畝,秋糧產量達到230多億公斤,全年糧食總產達435億公斤,連續7年增產。
菏澤市牡丹區吳店鎮吳店村村民司海鑫種了3畝多玉米,畝產600多公斤。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種一畝玉米,要投入復合肥130元,農藥10元,種子20元,澆水一遍30多元,機收70元。另外,種一畝玉米還要用4個工,如果按現在價格,一個工大約50元,人工成本要200元,全部成本加起來要460多元。
司海鑫說:“前兩天村里來了個收玉米的,每公斤1.56元,一畝地能賣900多塊錢,刨去費用,一畝地能賺四五百元。”
“這兩天新聞里說,農民種玉米一畝地能賺七八百元,我感覺有點‘虛’,一畝地能賺四五百元就不錯了。” 吳明善說。
菏澤市農業局副局長李懷存說,造成農民收入“虛高”的原因在于國家統計時,將農村勞動力成本價格計算過低。他說,國家統計部門在核算農民種地成本時,一個勞動力是按每天15元計算,而現在哪怕是菏澤這樣欠發達的地區,像打掃衛生這樣的“小活”都要每天50元,強度大的勞動要每天80元。
李懷存說,種一畝小麥,大約要用6個工,國家統計時人工成本當90元來算,而實際成本超過300元。成本算低了210多元,農民收入也就“虛長”210多元。如果再加上玉米,農民種一畝地一年收入的“水分”多達400多元。
李懷存建議,國家統計部門在核算農村勞動力成本時,應該根據目前市場價格來確定,還原農民種地的真實成本,擠出農民收入中的“水分”,為國家制定農村政策提供更準確的數據。
基層農技體系薄弱制約農民增收
菏澤市糧食局副局長曹永剛說,在當前土地總量無法大規模增長的前提下,要想增加糧食總產和農民收入,只能依靠農業科技的力量來提高糧食單產。雖然山東各鄉鎮都有農技推廣站,但由于歷年來投入不足、農技推廣手段落后等原因,現在已經無法滿足農民的需求。
菏澤市農業局農技站站長閆傳勝說,現在菏澤各鄉鎮的農技推廣,還是50年代那種“用手摸,用眼瞪,一把尺子一桿秤”水平,與現代農業機械化、信息化要求極不適應。
閆傳勝說,有的農民遇到了農技難題,想找鄉鎮農技員咨詢,但當地無法滿足他們的要求,他們只能往返100多公里跑到菏澤市里來問,耽誤農業生產不說,光往返費用就要近百元。基層薄弱的農技體系,已經成為了制約農民增收的瓶頸。
閆傳勝前些天看到十七屆四中全會《決定》中說,要“在2010年底基本完成村級活動場所、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網絡一體化建設任務”。他認為健全農技推廣體系,國家不用額外投資,完全可以利用《決定》中提到的“村級活動場所和遠程教育網絡”,將農技推廣、計劃生育等內容加進去,建成一個農村信息綜合服務平臺,農民有了問題可以上網咨詢,農技專家在線解答。
吳明善說:“5年前小麥平均單產才300多公斤,近兩年能產400多公斤,為啥增長這么快?全靠農技的支持。農民要想大幅增收,還要依靠國家逐步加大對農業科技的投入力度。”
菏澤市農業局生產科科長杜長江說,如果有農業科技作為支撐,農業大幅增產、農民大幅增收是非常有希望的。以菏澤為例,2009年菏澤小麥最高單產718公斤,玉米957公斤,大豆286公斤,花生516公斤,皮棉151公斤,都比目前平均單產高得多,糧棉油產量上漲潛力巨大。如果糧棉油產量上去了,農民增收也就不愁了。
糧食補貼有效果 糧價低增收仍乏力
菏澤市農業局生產科科長杜長江說,國家這兩年惠農補貼政策力度很大,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等政策,對保護農民的種糧積極性起到巨大作用。
“但是,目前糧食價格太低,無法反映正常的糧食價值,雖然有國家補貼政策,但農民還是增收乏力,無法從根本上提高種糧積極性。”杜長江說。
菏澤市牡丹區吳店鎮宋莊村村民孫洪軍今年65歲,種了4畝多地。他說,農民要想增收、種糧積極性高,靠國家給補貼不是辦法,最關鍵的還是要把糧食價格提上來。
他說,現在玉米價格是每公斤1.56元,如果能保持在2元左右,他今年產的2000多公斤玉米就能多收入近900元,國家不給補貼都行。
菏澤糧食局副局長曹永剛認為,糧食補貼政策只給農民“保了底”,助農增收效果非常有限,糧價上漲才是農民增收的長久之計。但如果糧食價格上漲過快,城市低收入者和失地農民等生活困難群體可能會承受不了。
曹永剛建議,糧食價格可以緩慢小幅上漲,比如5年之內逐步將小麥和玉米的價格提高到每公斤3元左右,同時國家加快建立社會最低生活保障體系,通過給生活困難群體發放食品補貼和食品券等方式,緩解糧價上漲給他們生活帶來的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