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要聞 » 正文

“袁隆平”品牌現合同爭議 內部員工稱隆平高科圈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11-17  作者:中國種業商務網  瀏覽次數:355
 

   21世紀經濟報道11月17日報道 “我和袁隆平素無往來。”11月13日,陳紹光在電話中對本報記者說。

  四天前,陳紹光以“湖南農科院植保所退休高工”的身份,在天涯論壇發布了一篇名為《隆平高科十年黑幕揭秘》的舉報信,稱“隆平高科的組建與上市,是典型的59歲現象,也是欺騙股民、上市圈錢及損害國家利益的典型”。

  該文一時引發軒然大波,并被多家網站轉載。由湖南農科院、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等于1999年發起成立的隆平高科以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名字冠名,袁隆平也是其主要股東之一。

  陳紹光對本報記者稱,自己和農科院30位退休人士,已經為此事進行了近10年的舉報上訪。在多次努力無果的情況下,他最終選擇以網絡實名發帖的方式來引起外界的關注。

  陳紹光強調,舉報并不是針對袁隆平本人。雖然,陳紹光與袁隆平均曾在湖南農科院工作,為同事關系,但陳紹光笑稱,“我認識他,他不認識我。”

  11月16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對陳紹光的舉報,隆平高科董秘彭光劍回應稱:“舉報信中說的‘權錢交易’,因為原大股東(湖南農科院)已經退出,不是公司應該管的事;至于‘圈錢’一說,我們已經在以往的公告中講得很清楚了。”

  10年舉報

  2000年12月,隆平高科在深交所上市。當時公布的招股說明書,成為引發陳紹光等人舉報的導火索。

  陳紹光稱,“當時,湖南農科院的領導們同時兼職隆平高科的董事長、總裁等要職,但他們又代表農科院與隆平高科簽署了一系列的合同、協議、補充協議,均以損害農科院的利益為代價”。

  此后,陳紹光開始了“不間斷”的舉報。

  據陳紹光介紹,在他身后,有一個多達30人的群體,均為農科院離退休干部,“包括以前農科院的老院長,都是屬真實姓名的”,平均年齡為75歲。

  “我是里面最年輕的。”66歲的陳紹光說。因此,他也承擔了更多的工作,包括寫信、上網發帖等。

  1943年出生的陳紹光,原為湖南農科院的研究員,高級工程師,并曾一度擔任湖南果蔬科技公司董事長等職位。他的主要發明成果包括:大麥兩系法雜交制種技術、水稻雄性不育系的篩選及利用方法、膨化后子仁、果蔬脫皮劑及萱麻膠助劑等。

  事實上,在此次網絡發帖舉報之前,陳紹光已經寫了一系列文章,矛頭對準的均是隆平高科,包括《對雜交水稻的不實宣傳應該糾正》、《誰打劫了雜交水稻?》、《誰打劫了“袁隆平”品牌?》等。

  陳表示,這些文章大多是他此前為在雜志上發表而寫的,為了適應雜志的要求,這些文章皆滿足了“摘要、關鍵詞”等論文的寫作規范。不過,陳紹光向北京、浙江、湖南等幾家雜志的投稿,均無音訊。“他們不敢發表。”

  在投稿無門的情況下,陳紹光團隊討論決定,“應該通過網絡這種現代傳播方式引起更多人的注意”。而最“年輕”的陳紹光,也就順理成章地承擔起這一任務。

  “為了這個,我一直在學上網,最近才學會的。”對于為何選擇天涯論壇發帖,陳的回答是,“別人說,這個網站看的人比較多”。

  爭議焦點

  陳紹光稱,10年前,在看到隆平高科的招股說明書之后,他們最痛心的是,湖南農科院與雜交水稻中心以公開承諾的方式放棄了科技開發自主權。“這對國家財產的損失太大了!”

  當時,隆平高科與農科院、水稻中心、中科院長沙農業現代化研究所簽署的《協議書》規定,由這三家完成的科研成果,“股份公司享有優先于任何第三人有償使用的權利”,包括轉讓方式、許可方式、 配股方式和委托研究方式。

  “農科院和水稻中心多少人的努力,后來都跟我們無關了,我們反倒沒有了開發權!”談及此事,陳紹光至今不忿。“一切成果只能交隆平高科去‘有償開發’,幾代人奮斗打造的湖南省農科院連同舉世聞名的湖南雜交水稻中心,只能成為一家上市公司的科研基地、人才培訓及貯備基地以及后勤保障基地。”

  在陳紹光看來,當時兼任隆平高科高管的幾位農科院領導,是以損害國家利益的代價,“營造一個他們退休后可以棲身并賺大錢的地方”。由于時任農科院院長的田際榕,當時正好59歲,陳紹光稱之為“典型的59歲現象”,“臨退休前利用手中權力換取退休后好處”。

  招股說明書顯示,當時,田際榕等人并不持有隆平高科的股份。但舉報信稱,田際榕等人的“關系戶”,在隆平高科上市前,已經獲得了大量的“原始股”。

  陳紹光告訴記者,那幾位領導,在2002年前后就全卸掉了農科院的職務。幾年之后,他們又相繼從上市公司卸任,僅保留董事、顧問等身份,“但他們已經賺得盆滿缽滿了”。

  而對隆平高科其它問題的舉報,陳紹光坦言,主要目的還是“希望通過舉報能引起民事訴訟,判定當初的(開發權轉讓)合同為無效合同”。

  舉報信稱,隆平高科總股本中只有5%是以現金出資,發起人作為出資的“資產”,“主要是應收款、債權債務、過期的種子、報廢的農藥以及應核銷而未核銷的物資,爛賬”;隆平高科募集的資金,“未見一個項目是按照招股說明書上列出的內容及投資予以實施”,“主要是用于房地產開發與炒股”。

  農業龍頭?

  對于湖南農科院放棄“科技開發自主權”一事,彭光劍表示,根據證監會規定,經營主體上市時,大股東與上市公司間不能有同業競爭。上述協議,正是為了避免這種同業競爭而制定的。

  他同時強調,2005年,湖南農科院退出上市公司后,“開發權”已經回到了農科院手里。

  2004年,隆平高科第一大股東湖南農科院,開始陸續轉讓手中的股權。最終,長沙民營種業企業新大新集團以9.55元/股的價格接手了其所持有的2650萬股(占比25.24%)國有法人股,成為第一大股東。農科院徹底退出。

  對于農科院退出的原因,彭光劍表示“并不清楚”。而陳紹光的說法則是,“新來的農科院領導看到大家舉報的情況后,做出了退出舉措”。

  在農科院退出之前,隆平高科在房地產方面的投資,已開始被外界所注意。

  隆平高科2003年半年報顯示:其投資1380萬元拿下了一個49908平方米的地塊;另外,其還持有湖南開源置業公司800萬股(持股61.54%),后轉讓400萬股(持股下降至30.76%)。

  這也正是舉報信所質疑的“募集資金投入了與主業無關的項目”。

  對此,彭光劍表示,“當初招股說明書所列的11個項目,有7個項目是完全投入了的,另外4個,是因為市場不好才取消的,但剩余資金也投到了與農業相關的項目之中”,“這些都有公告為證”。

  2006年9月,隆平高科公告宣布“調整經營戰略”,重點發展以雜交水稻種子為核心的農作物種子產業,“為此,決定停止、縮減以及合并多個募集資金項目”。當時,隆平高科有“四個募集資金項目”停止建設,同時縮減了兩個項目的投資額。

  公告稱,這六個項目剩余的募集資金共計21206.77萬元,將投入到與種子相關的項目,總計投資23000萬元。

  彭光劍稱,目前,隆平高科在國內雜交水稻的市場占有率達到了20%,公司90%的銷售額來自于主業。

  有意思的是,2007年12月和2008年12月,隆平高科兩次向嘉里置業轉讓旗下公司長沙融城置業公司的股權,完全退出房地產業。由此,隆平高科累計獲得1.5億元左右的轉讓款,而其2008年的利潤總額僅為9656萬元。

  “如果沒有轉讓股權等非經常性收益,它的主業應該是虧損的。”一位長期關注隆平高科的分析師告訴記者,“(隆平高科)這兩年業績不是特別好。”

  在他看來,在2005、2006年的行業低谷,隆平高科業績就開始下滑,這兩年恢復也不快,這也和隆平高科的管理有關,“管理費用較高,產品競爭力不是特別強,毛利率也下滑了”。

  袁隆平的身份

  但這家業績平平的公司,卻因“雜交水稻龍頭企業”之名,一直受到市場的追捧。這與袁隆平的聲名不無關系。

  在彭光劍看來,目前,袁隆平與上市公司有兩層關系。

  “首先,企業以袁隆平的名字命名,我們要對他的名譽負責,因此,要做與他的事業相關的領域;其次,袁隆平擁有上市公司400萬股,是公司主要的個人股東,也是隆平高科目前的名譽董事長。”袁隆平同時還是隆平高科第二大股東湖南雜交水稻中心的法定代表人。

  不過,陳紹光認為,價值1000億的“袁隆平”品牌,被隆平高科以580萬元收購,也是國有資產流失的典型。

  至于“袁隆平何以愿意以這樣的低價讓出自己的姓名權”,陳紹光稱,本來,上市公司的取名為“農平”,取袁隆平名字的諧音,“但后來領導做了袁隆平的工作,他就同意了”。當時,袁隆平所在的水稻中心掛靠在湖南農科院,“他是搞科研的,當時并不懂姓名權、品牌這些。”

  而彭光劍則表示,當時說服袁隆平以“姓名權”進入上市公司“很簡單”,“上市公司的發起時致力于發展農業、最先進的育種技術,與他的愿景相符”。

  根據當時的協議,隆平高科向袁隆平支付“姓名權使用費”580萬元,袁隆平以其中的380萬元投資入股,獲得250萬股權(持股5%)。此后,經過送轉和股權激勵等,袁隆平目前持有400萬股。

  彭光劍稱,袁隆平作為股東,對上市公司的重大事項肯定要發表意見,“我們也要向他老人家匯報”。

  而不久之前,袁隆平接受媒體采訪時稱,自己每年從上市公司的分紅為20多萬元,對于股價,則“從來不管這個事”。

  袁隆平與隆平高科的另一層關系是,其子袁定江目前任隆平高科的副董事長和常務副總裁。彭光劍表示,“這是因為袁隆平本身是公司股東,而且袁定江本人學金融出身,也是公司需要的人才。”(21世紀經濟報道)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