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邊信息港10月21日訊 時下,又到了水稻收割的季節。這幾天,延吉市依蘭鎮新農村的農民們正在熱火朝天地收割水稻。可該村的(de)5戶村民卻在發愁,因為(wei)他們在種(zhong)了同一個牌(pai)子的(de)稻(dao)種(zhong)后,有(you)5坰多(duo)地水稻(dao)因稻(dao)穗干癟沒有(you)成熟(shu)而絕收。

絕收(shou)的水稻(左)豐(feng)收(shou)的水稻(右)

老趙(zhao):我(wo)家的水稻(左)和別家人的一(yi)比(bi),像草一(yi)樣
5坰地水稻絕收
記者在村民趙志才等人的(de)帶領下,到現場(chang)查看了他(ta)們絕收(shou)的(de)水稻。與其(qi)他(ta)收(shou)成較好(hao)的(de)水稻相(xiang)比(bi),趙志才的(de)稻子看上去稻穗干癟短小,沒有稻粒(li)。趙志才說(shuo),他(ta)家這片稻田今年將顆(ke)粒(li)無收(shou)。
   今年他們村有5戶農民家中的水稻絕收,共有5坰多地。而在5戶絕收的農民中,趙志才種植面積最大,有3坰多地。趙志才說,當初他家買了140公斤稻種,花費1000多元。加上種植水稻的各種投入,3坰地共計投入成本2萬多元。如果按稻種經銷商賣種時宣傳的,每坰地收入9500公斤水稻計算,他們今年純收入應該是3萬元。可如今,絕收的水稻只能當稻草賣了。
   農民質疑稻種有問題
   趙志才等人說,他們是今年3月在延吉市一家種子銷售商處購買的稻種。7月份他們就發現別人家的水稻都抽穗了,可他們的水稻還沒有抽穗。他們找到種子銷售商,可銷售商稱是天氣原因所致,與稻種質量無關。
   霜降之后,趙志(zhi)才等5戶(hu)農民到地里查(cha)看,別(bie)家水稻(dao)稻(dao)穗(sui)長(chang)得又長(chang)又飽(bao)滿,都沉(chen)甸(dian)甸(dian)地彎著(zhu)腰,他(ta)們5家的水稻(dao)稻(dao)穗(sui)短小干癟,直挺挺地稻(dao)桿還(huan)貪著(zhu)青。這(zhe)明顯的區別(bie),讓(rang)5戶(hu)農民認為,他(ta)們的稻(dao)種(zhong)還(huan)是(shi)(shi)有問題。可再次去找經銷(xiao)商,經銷(xiao)商仍堅(jian)稱種(zhong)子質量沒問題,是(shi)(shi)氣(qi)候原(yuan)因所致。
種子管理站:氣候原因所致
   趙志才等人將此事反映到了依蘭鎮政府有關部門,為驗證種子是否有問題,鎮政府聯系了延吉市種子管理站站長樸哲松,樸站長到5戶絕收農民稻田查看,并收集了稻種的包裝袋和水稻樣本。
   經調查,趙志才等5戶農民種植的(de)平安粳6號”稻種質量沒有問題,而是受今年(nian)夏季低(di)溫冷害(hai)影響導致絕收。樸站長(chang)向記者出示(shi)了省農業部門下發的(de)一份(fen)文件(jian),文件(jian)上稱,今年(nian)我省6到(dao)7月份(fen),氣溫偏低(di),對(dui)農作(zuo)物(wu)生長(chang)影響很大,因為低(di)溫,水稻插秧(yang)時(shi)間延后,抽穗后開(kai)花授粉受阻,出現障(zhang)礙(ai)性冷害(hai),空秕粒(li)增(zeng)多。
樸站長稱(cheng),如(ru)果絕(jue)收的(de)農(nong)民仍(reng)質疑稻種質量,可(ke)以申請(qing)專家對絕(jue)收的(de)水稻進行鑒(jian)(jian)定,但要自行支(zhi)付鑒(jian)(jian)定費用。由于申請(qing)鑒(jian)(jian)定每戶(hu)農(nong)民需要交(jiao)納3000元鑒(jian)(jian)定費,對于顆粒無收的(de)他(ta)們而言就是一筆沉重的(de)負但。因此(ci),目前趙志才等5戶(hu)農(nong)民對是否(fou)申請(qing)專家鑒(jian)(jian)定還沒有做出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