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要聞 » 正文

Y兩優1號畝產916.44公斤“雜交稻之父”再創高產奇跡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09-07  作者:中國種業商務網  瀏覽次數:601
 

    袁隆平在個舊試種新水稻 畝產量全國第一

  916.44公斤,全國雜交稻畝產第一。近日,“雜交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與他的團隊,在個舊再次創造了一個奇跡。

  “若普及了超級雜交稻,以后‘錫都’要變‘稻都’了”

  8月24日,年近八旬的袁隆平從湖南長沙趕來個舊市大屯鎮新瓦房村,參加4塊超級雜交稻“百畝連片”高產示范基地的現場驗收。

  經過云南省科技廳組織的7名水稻權威專家進行抽樣和實打實收測定,Y兩優1號超級新品種畝產達到916.44公斤。這一最新成績,同時超越了袁隆平團隊在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所種植的同一品種平均畝產800公斤的紀錄。而Y302新品種抽樣和實打實收測定,畝產達到864公斤,也進入全國前列的水平。

  大屯鎮新瓦房村農民婁光福清楚地記得,當天,他正在田里割水稻,袁隆平來到田間,仔細詢問了水稻的長勢。“他一直面帶微笑,拉著我的手說,用心地種,會豐收的。以前只是在電視上見過他,我當時很激動,話也說不出,只是一直緊緊抓著他的手不放。”

  “聽說村民種了超級雜交稻,每畝要比往年增產很多。袁老高興地說,個舊今年水稻大豐收,若普及了超級雜交稻以后,‘錫都’要變‘稻都’了。”

  陪同了袁隆平一整天的個舊市大屯鎮農科站張站長回憶說:“袁老看起來很瘦,就像一個老農民。非常和藹,對每個人都是報以微笑。有許多人都想與他合影留念,袁老都一一滿足,從不拒絕。”

  據張站長介紹,袁隆平的穿著十分簡樸---淺色的襯衫,深色的西褲。用袁隆平自己的話說,他穿的一身衣服價格不會超過200元。

  了解袁隆平的人都知道,他原本是一個農校老師,在遭遇1960年的天災后辭去工作,專心研究雜交水稻。他用辛勤與汗水,用自己的才智,讓農田增產,用農業科技戰勝饑餓,從根本上解決了中國乃至世界上的吃飯難題,被譽為“雜交稻之父”。

  而面對自己過去的成就,袁隆平這樣總結了一個人要成功的必要條件:知識+汗水+靈感+機遇=成功。

  “誰說種糧食不賺錢,這個品種比種什么都強”

  婁光福最津津樂道的話題,除了是和袁隆平見面外,還有科學種田。

  年初,婁光福還盤算著今年要種什么品種的水稻,村干部就來了通知,今年政府與袁隆平院士達成協議,要在新瓦房村建設高產示范基地。這個消息讓婁光福感到非常興奮,他第一個舉手報名。

  今年2月,個舊市農業局、植保站和大屯鎮農科站召集200多戶農民組織了培訓,從育苗、插秧、施肥到打農藥,專家都進行了講解。4月15日,新瓦房村熱鬧非凡,個舊市農業局組織的9個拖拉機耕作隊來到現場,并要求村民對田地進行平整。

  婁光福說他長了見識,他看著技術人員拿著水平儀進行測量,平整后的田地高低差不能超過1厘米。栽秧更是有講究:行距7寸、株距4寸,秧苗入田不能超過3厘米。“同時,施肥也很嚴格,每畝施尿素7-10公斤、復合肥20公斤、鉀肥15公斤,而且連田里的水深都有嚴格規定。”

  為了種好自己1.9畝的試驗田,婁光福幾乎每天都要去田里查看水稻的長勢。130個日日夜夜后,地里的水稻終于熟了,結果就是驚喜迎面而來---每畝產量竟然達到916.44公斤,而之前的最高每畝產量也只有600公斤。

  “誰說種糧食不賺錢,這個品種比種什么都強。今年1.9畝的試驗田,按單價2.1元/公斤算,我可以獲利3600元。”

  據專家介紹,這兩個雜交稻新產品都是優質高產米,具有商品外觀好、顆粒長、口感好、市場價值高、抗病性強、早熟等優勢。

  “袁老的雜交水稻推廣,將會給個舊人民帶來福音”

  個舊市黨政領導班子也熱情地接待了袁隆平。

  在座談會上,當談到為何要選擇個舊為超級雜交稻種植示范點時,袁隆平笑著說,個舊非常有名,小時候就聽說它是有名的“錫都”。他1986年來過,感覺非常好:氣候條件獨特,年日照時間在2300個小時左右,晝夜溫差大,適合雜交水稻的生長;大屯鎮土地肥沃,并且連片,適合水稻種植,也不會有沿海地區種植容易受到臺風影響的問題;另外,政府對種雜交水稻推廣的積極性很高。“超級雜交稻雖然是第一次在個舊試種,但效果很好:水稻稻株高、穗比較大,并且穗數多,結果率達到97%。這次試種取得的成功,有著非常大的意義,說明該品種適宜在滇南海拔1500米以下的廣大地區種植。”

  個舊市委書記趙剛說,個舊超級雜交稻實驗種植取得的成績,與袁老領銜的團隊是分不開的。“個舊市已經被國家列為‘資源枯竭城市’,依靠高科技發展農業是今后轉型的一個重要方面。袁老的雜交水稻推廣,將會給個舊人民帶來福音。”

  在省科技廳等有關部門的全力推進下,由袁隆平院士主持的國家水稻研究工程中心已經與我省有關部門、紅河州全力合作,將在滇南地區選擇5個點,以個舊市為中心加快建立中國雜交稻面向東盟的示范、推廣和輻射基地。

  個舊市農業局工作人員表示,個舊以后將首推袁隆平團隊超級雜交稻萬畝連片種植。(都市時報 王宗林)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