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農業廳文件
川農業[2009]101號
關于加強農作物種子管理工作的意見
各市、州農業(農牧)局,成都市農委,擴權試點縣(市)農業局:
國以農為本,農以種為先。保證優質、高產、足量的良種供應,對于保障農業生產安全,促進糧食增產、農民增收意義重大。為充分發揮“川種”優勢,力爭到2015年,在全省建立起完善的種子管理體系,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5%以上,種子對農業生產的科技貢獻率超過45%。現就加強全省農作物種子管理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強化供需調控,保障生產用種
(一)搞好種子市場需求預測。各地要根據當地種植業結構調整和優勢產業發展的需要,切實加強對農作物種子產銷的宏觀調控,加強種子信息網絡建設和種子市場需求分析,實行信息定期上報和發布制度,增強農作物生產用種的計劃性、指導性和預見性,滿足農業生產用種需要。
(二)加強種子生產基地管理。各地要科學規劃種子生產基地,合理布局,改善生產條件,保持制種基地穩定,努力提高種子生產能力。各級種子管理機構,要切實加強對轄區內制種基地的管理和協調,強化種子生產全過程的監管,嚴禁無證生產,嚴厲打擊套購、搶購種子行為。要及時分析和解決基地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督促種子企業搞好技術指導,協調種子收購。要幫助有條件的種子企業申請信貸資金,確保種子企業及時兌現農戶制種款,促進種子基地農戶增產增收。要積極探索制種風險補償機制,逐步建立制種基地的政策性保險制度。
(三)落實救災備荒種子貯備。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農業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救災備荒種子工作的意見的通知》(川辦函[2005]136號)文件精神,各級農業部門要積極落實救災備荒種子貯備工作。各市、縣要按照種子貯備量落實貯備資金,爭取將貯備資金納入同級財政預算,完善貯備設施,做到貯備品種、數量、質量“三落實”,確保貯備種子貯得住、調得出。
二、嚴格種子準入,保護農民利益
(一)加強品種管理。一要加強區試管理。嚴格執行區試密碼編號制度、試驗結果追溯制度,進一步加大新品種區試點的督查力度,提高試驗質量,確保區試工作的客觀性、準確性和公正性。二要嚴把品種審定關。嚴格審定標準,完善相關制度,實行品種審定回避制度,加強品種的適應性、抗逆性和DNA指紋圖譜測定,科學劃定品種適宜推廣區域,提高審定品種水平。三要健全品種退出制度。進一步完善品種退出程序,建立長效機制,做到品種有進有出。四要建立推廣品種風險評估機制。加強對推廣品種的風險評估和適應性、抗逆性跟蹤調查,把品種使用風險降到最低,最大限度減少生產損失。五要開展新品種展示示范。建立規范的新品種展示示范基地,做好主導品種推薦工作。通過新品種展示示范、主導品種推薦和有缺陷品種警示,引導農戶選用優良品種,確保農業生產用種安全。
(二)強化質量監管。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依法開展市場檢查,及時查處涉種案件。加大對重點市場、重點區域的整治力度,要依法、科學開展種子從生產到銷售的全程質量監控,加強種子質量市場監督抽查力度,落實種子質量標簽制度。嚴厲打擊套牌、假冒品種侵權和未審先推等違法違規行為。完善種子事故應急處理機制,制定應急預案,快速反應,努力化解矛盾。
(三)嚴格市場準入。種子管理機構對申報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的企業要嚴格資質審查并進行追蹤監管。對不符合條件的企業不予核發,對在有效期內發生變化,達不到法定條件的,依法撤銷其許可證。對經銷商要加強培訓,經營品種要嚴格登記、備案制度,嚴禁無固定場所經營種子。通過開展誠信企業評選活動,建立種子企業信用評級制度。加強種子進出口管理,規范進出口行為,保持我省水稻種子出口優勢,提高出口信譽和競爭力。
三、加快機制創新,做強四川種業
(一)政策扶持,加快發展。針對我省種子企業專業化程度不高,競爭力不強的現狀,要加大對種子企業扶持政策的研究力度,協調有關部門,在項目、信貸和稅收上給予企業更多的支持,引導種子企業實現“三個轉變”,即由單一的生產、經營型企業向育繁推一體化轉變,由規模小而散向強而專轉變,由局限省內市場向國內外大市場轉變。
(二)整合資源,做強做大。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通過市場機制,政策引導,兼并重組一批中小企業,形成我省大型種業集團;鼓勵科研部門和種子企業加強合作,優勢互補,提升我省種業的核心競爭力,實現我省種子企業快速發展。
四、加強體系建設,提高管理能力
(一)健全種子管理機構。種子管理是法律賦予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重要職責,其所屬的種子管理機構具體負責種子管理工作。各級農業部門要進一步健全種子管理機構,明確其行政管理和公益性職能,確保各級種子管理機構的人員和編制落實。要加強種子管理技術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完善種子質量檢驗體系、品種區域試驗體系和信息服務體系,努力將全省種子管理機構的工作保障能力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二)明確種子管理職責。各級種子管理機構要依法履行種子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管理等職責。進一步明確和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的審批(審核),積極開展新品種試驗及展示示范,加強種子生產、經營和質量的監管,指導實施種子工程項目建設,落實救災備荒種子貯備,強化種子進出口管理等工作。全省種子管理要盡快解決多頭管理、職能交叉等問題,不斷提高種子依法行政的效能。
(三)提高種子管理水平。各級種子管理機構要加強對種子管理人員的培訓,尤其是要加強對新品種區域試驗人員、種子檢驗人員和市場監管人員的培訓,提高業務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建立一支業務素質過硬的種子管理隊伍。及時處理種子生產、經營和用種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努力化解糾紛,做到管理、責任、服務“三到位”,切實維護社會穩定。
二00九年六月二十三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