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下旬以來,安徽南部多地持續出現強降雨,皖北地區旱情發展迅速,南澇北旱雙重災害給農業生產造成重大影響,農作物受災嚴重。近期,安徽農業大學組建了水稻、玉米、大豆、園藝作物、畜禽、水產等7個技術指導專家團隊,奔赴受災一線開展災情調研及救災指導工作。
在黃山市休寧縣渭橋鄉,大片農田被洪水淹沒。“今年洪澇災害嚴重,鄉里水稻受災面積超1萬畝,煙葉、菊花、大棚蔬菜受災超八成,僅種植業直接損失已超700余萬元。”渭橋鄉黨委副書記朱紫衛心急如焚。
安徽農業大學學術副校長、糧食產業研究院院長吳文革立即組織專家團隊深入該鄉受災最嚴重的上演村,實地查看受災情況和作物長勢,與基層干部、種植大戶交流,指導農戶開展排水護苗促生、做好災后農作物補改種、加強病蟲害防治管理,穩定農作物生產。
由于地勢低洼,安慶市懷寧縣三橋鎮是受災較為嚴重的鄉鎮之一,連日來的強降雨淹沒了千余畝稻田。家庭農場負責人丁邦位看著自家的稻田一臉愁容,補改種專家組組長董召榮教授現場指導其進行機械清溝排水、葉面施肥殺菌、調配種子種苗、及時補秧保苗,面對面傳授災后搶救技術。
目前,長江中下游地區中稻產區正處于分蘗盛期,是決定產量的關鍵管理時期。針對當前在田水稻面臨的漬害問題,學校組建了一支在田水稻澇漬減災技術團隊,赴樅陽、懷寧、宿松等地,為農戶提供防澇減災、救災保苗等技術指導,幫助其恢復災后生產。
除此之外,針對近日皖北高溫干旱、大豆播種出苗難的問題,大豆專家組一直奔波在宿州、淮北等地,從保水劑使用、大豆行間覆膜技術及施肥追肥等方面對種糧大戶進行技術指導;針對玉米播種期土壤墑情不足的情況,玉米專家組深入一線指導農戶采取滴灌、微噴等措施進行搶時抗旱播種,有效助推玉米適期播種、一播全苗;針對大雨導致的黃山區稻鱉田受災嚴重的情況,水產專家組及時指導受災戶制定補救措施、挑選稻蝦品種,帶領科技小院學生助力水質消毒監測;針對定遠縣大量肉羊因災害造成支原體肺炎和捻轉血矛線蟲感染,畜禽專家組赴現場開展羊群疫病防控與治療技術指導,阻止了疾病蔓延,死亡率降低10%以上,減少經濟損失150萬元以上。
據悉,安徽農業大學目前已組織100多名專家奔赴黃山、宣城、懷寧、定遠、臨泉等20多個縣(市、區),開展技術指導200余人次,發放抗災減災技術明白紙500余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