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市民熟知的黃渡番茄陸續上市。在嘉定區安亭鎮種植基地的大棚內,紅綠相間的番茄果實掛滿藤蔓,個頭飽滿。掰開一個成熟的番茄,沙瓤軟綿、汁水豐富。
嘉定區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二十世紀60年代,安亭鎮黃渡地區開始種植番茄,采取水稻—番茄輪作方式配合精細化的管理,黃渡地產番茄沙糯多汁、口感酸甜適中。其中孟涇、鄧家角、泥崗等村菜地主要位于吳淞江沿岸,地勢高爽,土質以潮溝干和潮砂泥為主,地產番茄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在市場上統稱為“黃渡番茄”。當時在曹安批發市場及市區多個菜場,黃渡番茄以質優價美而聞名,是嘉定蔬菜史上的一個亮點。到了二十世紀90年代初期,黃渡番茄的種植面積一度達到了1000多畝,平均畝產值超萬元,黃渡番茄也成為農業種植的“萬元戶”產品,并因此聲名鵲起。
黃渡番茄之所以好吃,主要依托優良品種、獨特的土壤條件以及精細化管理。
黃渡地區種植的番茄,主要選用的是合作903、合作906、江配三號等耐貯運、大果型、品質優的早熟番茄品種。黃渡番茄果實呈扁形圓,果型大小均勻,單果重可達250~300克,成熟果色澤鮮紅亮麗,口感皮薄汁多,酸中帶甜,甜中帶沙,沙中帶糯,讓人食之不忘。
隨著市郊工業化發展,蔬菜全國生產大流通,市郊產業結構發生了改變,黃渡番茄的種植面積開始減少。直到2016年,嘉定區以“打造特色精品、產業融合、生態循環都市型農業”為目標,重啟了黃渡番茄種植。嘉定區頒布了保護開發農業老品牌的實施意見,將“黃渡番茄”列入首批區級老品牌保護名錄。目前,嘉定全區黃渡番茄種植面積約400畝,實現了標準化栽培,獲得了有機認證。上海繁盛蔬果專業合作社、上海百蒂凱果蔬專業合作社等基地均有種植黃渡番茄。黃渡番茄再次走進了尋常百姓的餐桌。
如今,黃渡番茄將科技與自然結合在了一起。以高質量發展為牽引,黃渡番茄的種植方式主要通過熊蜂授粉,果實自然成熟,杜絕了激素處理。同時,上海百蒂凱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還與上海市農業科學院開展合作,共同探索黃渡番茄的技術創新與品種改良,為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在品牌推廣方面,嘉定區安亭鎮農業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嘉定已經舉辦了四屆黃渡番茄文化節,并注冊了“黃渡番茄”商標,未來還將開展地理標志商標注冊。
為進一步提升品牌影響力和親和力,今年,嘉定還精心設計并發布了黃渡番茄卡通IP形象,目前正在面向廣大市民征集IP名字,明年計劃設計推出一系列IP周邊文創產品,如IP玩偶等,旨在充分展現黃渡番茄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內涵,打造安亭鎮農業產業的新名片,進一步拉近優質農產品與市民之間的距離。同時,圍繞黃渡番茄產業,嘉定還展開了一系列招商活動,希望吸引更多有志之士共同參與到黃渡番茄的品牌發展中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