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值水稻抽穗揚花,水稻制種也迎來“趕花”授粉關鍵期。
走進湖南省祁陽市三口塘鎮三口塘社區雜交水稻制種基地,陣陣稻香撲鼻而來,“趕花人”兩人一組手牽尼龍繩,分別站在田埂兩端,用手中的長繩貼著剛剛吐蕊的稻穗,一路掀動著稻浪,將父本的稻花花粉揚起來“趕”到母本上,使母本結籽壯籽,實現穩產豐收。
“趕花授粉”是幫助雜交水稻制種的重要生產環節,技術人員每天都要來到田間,仔細觀察上千種雜交水稻育種組合的揚花情況,并結合后期產量、抗性等情況,選育出優秀的水稻品種。稻田里“高個子”的是父本稻禾,“矮個子”的是母本稻禾,要進行水稻雜交授粉,就要等到它的穎殼散開,里面的花粉才能散粉。
“水稻是自花授粉,趕花是個技術活,一般在上午10點半到11點,這個時間段授粉花比較多,能增加產量。今年我們引進了‘珠兩優5298’在三口塘種植,預計每畝水稻產值比同類組合要高20%左右。”祁陽市農業農村局農技員王欣華說。
三口塘鎮黨委書記王孟告訴記者:“通過建立‘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三口塘鎮與農戶簽訂合同,不但提供稻種、農藥、化肥,還派技術人員定期查看農作物長勢,帶動當地村民增收致富。”制種大戶劉海金是三口塘鎮三口塘社區的村民,他家今年制種了80畝水稻。“預計每畝產量達150-200公斤,產值能達到3000-4000元。”劉海金說。
據了解,今年祁陽市雜交水稻制種將近1萬畝,培育雜交水稻品種有28個。總產雜交水稻種子2000噸左右,預計總產值超過3000萬元。“明年,祁陽將在全市大力發展雜交水稻制種,實行全鏈條式訂單種植,推進制種產業向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發展。”祁陽市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陳興明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