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王艷)7月13日,湖南省長沙市糧食生產“四高”試驗示范區暨糧食生產萬畝綜合示范片早稻測產活動在瀏陽市沙市鎮河背村舉行。經實測實收,該示范片早稻畝產654.8公斤,同比增長10.14%。
當天,現場選取高、中、低三個丘塊進行實地測產驗收。由湖南省農業農村廳、湖南農業大學、湖南省植物保護研究所、湖南省農業環境生態研究所、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等單位組成的專家組,現場見證了機器收割、過磅計量、水分測定、質量檢測、計算統計等全過程,并最終得出實測結果。
“示范片早稻畝產比普通田塊高出75公斤左右。”沙市鎮沙市村種糧大戶許海明告訴記者,今年他種了700多畝早稻,有360畝在示范片。嘗到科技種田的甜頭后,許海明希望繼續推廣示范片,帶動更多農民增收。
走在示范片機耕道上,一塊塊標牌格外顯眼,智能灌溉、苗情監測、蟲情監測、氣象監測、生物誘控等“黑科技”讓人目不暇接。長沙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示范片集成了全程機械高效生產、病蟲草害綠色防控、測土配方精準施肥、智能管網節水灌溉、化肥減量有機替代、氣象預警避災減損和智慧田園數字管理等技術,形成雙季稻綠色優質豐產高效生產技術模式。與此同時,今年以來,長沙按照千畝核心示范片、萬畝綜合試驗區全覆蓋的方式,邀請專家指導組逐鄉鎮、逐片區深入田間開展巡查問診,送上技術指導,手把手指導種植戶開展試驗示范工作。
據了解,今年,湖南創新建立省級領導聯系糧食生產萬畝示范片制度,由16位省級領導聯系18個萬畝示范片,帶動全省梯次創建萬千百示范片4557個,輻射帶動大面積均衡增產。全省還首次開展了農業科技人員“揭榜掛帥”領辦48個示范片創建工作,48個專家團隊“一對一”駐片開展技術指導,把示范片打造成可學可看的樣板,推動新技術模式化、本地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