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在農業農村部召開的保護種業知識產權專項整治行動視頻會議上,中國種子協會向廣大會員發出《中國種子協會保護種業知識產權倡議書》,得到國內眾多種企的熱烈響應。
如何看待中國種子協會發出的這份倡議?作為種企,該如何響應號召?種企該如何加強自身知識產權保護?目前在維權方面,遇到了什么困難,該如何解決?
農財君采訪了多位種企負責人,一起來看看!
中國種子協會保護種業知識產權倡議書
為共同營造種業知識產權保護氛圍,不斷增強種業知識產權保護能力,加快提升種業知識產權保護水平,中國種子協會向廣大會員提出如下倡議:
一、牢固樹立種業知識產權保護理念。加強種業知識產權保護,是對種業創新者核心利益的最大保護,是對增強我國種業競爭力的最大激勵,是對打好種業翻身仗的最大支持。我們要牢固樹立保護種業知識產權就是保護種業創新、保護中國種業的發展,也就是保護我們種子企業核心利益的理念。
二、自覺維護種業知識產權合法權益。要不斷加大種業研發投入,切實增強種業創新能力,積極申請植物新品種權、專利、商業秘密等知識產權,自覺維護合法權益。
三、嚴格遵守種業知識產權保護法規。堅決執行《種子法》《專利法》《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及相關規章制度,堅持做到不仿冒、不套牌、不侵權,堅決抵制種業知識產權侵權行為。
四、積極配合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執法。無論是企業自身維權、市場監督抽查,還是接受監管調查,我們都將積極配合監管執法,共同解決取證難、申訴難、鑒定難等種業知識產權保護難題,共同營造種業知識產權保護氛圍,為保護種業知識產權專項整治行動的順利開展,為種業振興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倡議單位:中國種子協會
2021 年 7 月 6日
安徽荃銀高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張琴: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嚴格遵守知識產權保護相關法規。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對激發種業創新積極性,促進種業健康穩定發展,打贏種業翻身仗有著重要意義。作為種子企業,荃銀高科一直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嚴格遵守知識產權保護相關法規,對中國種子協會的這份倡議我們非常支持!
在加強自身知識產權保護方面,荃銀的主要做法:一是做好種質資源的保護,二是加強育種方法的專利保護,三是加大對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經費、人力投入以及配套設施的建設,四是不斷開展技術創新,引領技術進步。
種業維權工作中,取證難、申訴難、鑒定難,懲罰力度弱、違法成本低等問題一直存在,建議政府協調市場監管、公安、司法等,共同成立打假專項隊伍,推進司法介入的執法模式,加大對假劣種子的打擊力度。
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副總裁楊遠柱:強化種業知識產權保護是種業企業的共同心聲。
知識產權保護從根本上保障了種業創新激勵機制的有效運行,鼓勵種子企業投資育種,提供更多品種供農民選擇,是種業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礎,將在源頭上增強種業自主創新的內生驅動力。
作為中國種企的領軍企業之一,隆平高科不斷加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進一步保護公司研發成果,積極促進公司發展。楊遠柱表示,強化種業知識產權保護是種業企業的共同心聲。
武漢亞非種業有限公司
總經理賀亞菲:多措并舉保護種業知識產權。
種業知識產權保護是凈化種業市場,加快種業發展的重要保障。響應中國種子協會的倡議,亞非種業一是做好行業自律,做到不侵權;二是堅持種業創新,積極申報知識產權保護;三是堅決打擊侵權行為,保護創新者的合法權益。
為加強自身知識產權保護,亞非種業采取了多項措施,一是對公司的種業知識產權申報國家植物新品種保護,獲得植物新品種保護權,積極申報國家專利、制定商業秘密保護措施;二是構建核心種質材料和品種DNA指紋圖譜庫,并建立在品種鑒定上的應用技術體系;三是堅決打擊侵權行為。
目前種業企業在維權過程中存在調查取證難、維權成本高、執法配合低和索賠執行難等問題,為解決上述問題,建議盡快出臺《植物新品種保護法》,盡快跟國際知識產權接軌,積極宣傳和應用MNP指紋數據等。同時加強農業執法部門和司法部門的銜接,出臺相銜接的法律法規。
四川川種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總經理李天炬:以身作則帶頭宣傳知識產權保護。
川種種業將充分支持和響應協會倡議,作為種業企業,全力維護種業知識產權權益,堅決支持打擊侵權者,為執法提供支持,以身作則帶頭宣傳知識產權保護。
種子企業首先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其次知識產權使用合同化、規范化、檔案化、有償化;再是堅決產權維權。目前,企業遇到的最大問題是無法對種植大戶銷售侵權常規種子這一行為進行維權。
廣西綠海種業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羅光福:這份倡議對種子企業依法經營、規范維權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這份倡議對種子依法經營、規范維權有很好的指導意義。作為種子企業,綠海將積極響應,加強學習,務實創新,為國家種業振興、鄉村振興添磚加瓦。
要加強種業知識產權保護,種子企業首先要守法、合法經營,自覺維護種業知識產權合法權益,積極配合國家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執法。同時要不斷加大種業研發投入,切實增強種業創新能力,積極申請植物新品種權、專利等知識產權。
目前在維權方面,遇到了一些困難,如國內水稻種子生產基地分散,田間取證困難,只能期待偶遇。已申請植物新品種權的親本,建議保護范圍延伸組合。從生產環節查不到侵權品種,從銷售環節可以查處。他同時建議縮短植物新品種權申請時間,保護企業創新。建議提高品種真實性鑒定標準,提高差異位點數,解決品種同質化和仿種子問題,保護創新。
三瑞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張永平:倡議讓有自主創新能力的種企信心倍增。
目前國內正上下一心加強種業知識產權保護。農業農村部對269個登記的向日葵品種進行清退(重要通知!這269個向日葵品種撤銷登記)、中國種子協會關于加強種業知識產權保護的倡議,都向市場發出了積極信號,對仿冒套牌經營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和威懾作用,讓有自主創新能力的種業企業信心倍增。
在企業未來發展的戰略規劃里,自主科技創新將成為重中之重,是企業未來發展的第一戰略。
浙江勿忘農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研發中心負責人陳佑源:倡議充分體現了中種協的責任擔當。
在國家把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列為八大重點任務之一,提出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打好種業翻身仗的新時代種業發展背景下,中種協主動作為,發出保護種業知識產權倡議,充分體現了中種協的責任擔當,充分體現了中種協服務企業的辦會宗旨。
作為種子企業,無論是從遵守國家政策方針和企業自身長遠發展角度來講都應積極響應。
種子企業要加強自身知識產權的保護,一是要根據市場需要,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新品種培育能力,加強原始創新;二是隨著中浙優、華浙優、臺綠等知名品種的增多,不斷加強自主創新成果的品種權、專利權保護,筑牢知識產權保護墻;三是拿起法律武器抵制種業侵權行為,維護正當合法權益。
記者丨農財君
編輯丨農財君
聯系農財君丨18565265490
新時代 新種業
南方農村報丨農財寶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