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省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培訓會(hui)開班(ban)儀式。
紅網(記者王義正)5月31日,全省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培訓會在長沙開班,紅網時刻記者從開班儀式上獲悉,湖南正在開展新一輪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工作,確保每個縣市區征集地方特色資源20份以上。
種質資源是開展優良品種選育的基礎,是確保國家種源安全的關鍵。當前,國際種業競爭日益加劇,國內“打好種業翻身仗”已深入人心,但我們原有的種質資源卻面臨逐漸喪失的風險。種業之爭本質是科技之爭,焦點是資源之爭,種質資源是種業科研的基礎,是種業高質量發展的前提,是種業安全的保障。
“湖南省委省政府已明確將種質資源普查保護作為打好種業翻身仗、打造國家種業創新高地的首仗。”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部署,湖南將實現農業種質資源的全面普查和全面保護,確保2021年基本完成面上普查,2022年完成重點調查,2023年做好資源入庫、數據上傳。搶救性收集一批珍貴、稀有、瀕危資源,鑒定一批特色優質高效的新資源;構建統一的農業種質資源數據庫。
據紅網時刻了解,4月13日,在婁底市召開的全省春耕生產現場會上,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隋忠誠就向參會的省直部門領導和各市州人民政府分管農業農村的領導以及市州、縣市區農業農村局局長強調要一定抓好農業種質資源普查工作。
省農業農村廳對全省農業種質資源普查作了全面部署,日前專門印發了《關于開展全省農業種質資源普查的通知》,并按照“全省統一領導、地方分級負責、各方共同參與”的原則和國家統一要求,制定了系列方案,明確了任務分工。
“要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統籌協調,建立工作專班,保障工作經費,注重宣傳引導。”在開班式上,省農業農村廳一級巡視員鄒永霞就如何開展好普查保護工作指出,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學黨史要和見行動辦實事結合起來,農業種質資源普查工作要結合“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搞好農業種質資源的普查保護工作,全面高質量完成農業種質資源普查的各項任務,為打好種業翻身仗、打造種業創新高地作出應有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