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農業農村廳關于開展種業監管執法年活動的通知
各市(區)農業農村局:
為落實打好種業翻身仗部署要求,加強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嚴格品種和市場監管,強化執法辦案,全面凈化市場,按照《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印發<2021年陜西省種業監管執法年活動方案>的通知》(農辦種〔2021〕1號)要求,我廳制定了《2021年陜西省種業監管執法年活動方案》,自2021年起,在全省開展為期3年的“種業監管執法年活動”,現印發你們,請結合本地實際抓好落實。
陜西省農業農村廳
2021年5月28日
(聯系人:劉學通,029-87312532、13032911008;張宏興 029-87370208、15829250551)
2021年陜西省種業監管執法年活動方案
為全面凈化種業市場,打好種業翻身仗,加強農業農村法制建設,根據農業農村部《2021年全國種業監管執法年活動方案》,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思路
以不斷提升種業市場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水平為方向,全力強化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堅持省級統籌、分級負責,壓實屬地監管責任,覆蓋品種管理、市場監管、案件查處全鏈條,完善上下聯動機制,強化協調協作,營造創新主體有動力、市場主體有活力、市場運行有秩序的良好種業發展環境。
二、工作目標
種業市場監管體系隊伍不斷健全,監管能力水平不斷提高;加強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增強品種權保護意識;嚴格品種管理,逐步解決品種同質化問題;加強集中整治和監督檢查,假冒偽劣、套牌侵權、非法生產經營轉基因種子等問題得到有效遏制;主要農作物種子質量抽查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實現種業涉訪涉訴案件件件有登記、事事有回音、違法必查處。2021年各級農業農村部門種業監管年度工作目標如下。
—省級目標:對市級、縣級農業農村部門種業監管執法工作的現場指導檢查分別達到40%、20%;組織對省級發證種業企業現場檢查覆蓋率達到50%,被檢查企業問題整改合格率100%;開展省級種子質量監督抽查,抽取種子樣品數量不少于上年;對農業農村部轉辦督辦的投訴舉報線索依法及時處理,書面反饋率100%。
—市級目標:組織對轄區內縣級農業農村部門種業監管執法工作現場指導檢查、交叉互查,覆蓋率不低于50%;組織對地市級發證種業企業進行現場檢查,覆蓋率不低于50%,被檢查企業問題整改合格率100%;對轄區制種基地監督檢查覆蓋率100%;開展市場檢查和市級種子質量監督抽查,抽取種子樣品數量不少于上年。
—縣級目標:對縣級發證的種業企業現場檢查覆蓋率不低于50%;對轄區內種子經營門店抽查檢查覆蓋率不低于50%,對被抽查門店備案經營品種抽樣覆蓋率不低于30%,被檢查企業、經營門店問題整改合格率為100%;轄區內生產經營主體備案率及生產經營品種備案率為100%;達到移送條件的案件,向公安部門移送率為100%。
三、重點任務
(一)強化種業知識產權保護
1.加大植物新品種權保護力度。依據《種子法》《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嚴厲打擊侵犯植物品種權行為,堅決維護品種權人合法權益。以雜交玉米、蔬菜作物為重點品種,探索植物新品種權保護的有效途徑。強化行政司法協調配合,建立侵權糾紛案件快速處理機制。組織開展植物新品種權保護培訓,加強普法宣傳。(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處、廳農業綜合執法局,省種子工作總站,各市縣農業農村局)
(二)嚴格品種管理
2.狠抓品種審定監管。提高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健全同一適宜生態區引種備案制度,加大審定品種撤銷力度,大幅減少同質化和重大風險隱患品種。強化主要農作物聯合體、綠色通道試驗監管,建立健全試驗主體退出機制。(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處,省種子工作總站)
3.開展登記品種清理。以向日葵為突破口,啟動非主要農作物品種清理工作。以取得植物新品種權品種為重點,依法嚴格處理違法違規登記行為,公告退出一批違規品種。(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處,省種子工作總站)
(三)加強種子和種畜禽監管
4.加強制種基地監管。以漢中油菜良繁基地、關中小麥良繁基地和榆林玉米制種縣為重點,對制種大縣和制種基地實行全覆蓋檢查,重點核查制種企業的生產經營許可、生產備案、委托合同、品種權屬和親本來源等內容。嚴厲打擊盜取親本、搶購套購等侵權行為。建立制種主體紅黑名單制度。(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處,省種子工作總站,有關市縣農業農村局)
5.嚴查非法轉基因種子。以雜交玉米、雜交油菜種子為重點,狠抓品種審定、基地制種和種子銷售等關鍵環節,嚴查生產主體、企業生產經營資質、品種權屬及親本來源、制種田塊轉基因成分,做到早檢查、早發現、早處理,確保覆蓋全面、檢查到位、執法嚴格。(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處、廳農業綜合執法局,省種子工作總站,各市縣農業農村局)
6.加強市場及種子企業檢查。在春季、秋季等關鍵種子市場銷售期,以種子標簽、生產經營備案、購銷臺賬和種子質量為檢查重點,開展市場專項檢查,強化種子電商監管。在冬季開展主要農作物生產經營企業監督抽查。將近3年來有套牌侵權、制售假劣、存在不規范生產經營行為的生產經營主體列為重點監管對象,增加檢查頻次,實行品種檢查全覆蓋;對于信用好、開展種子質量認證等企業可減少檢查頻次。(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處,省種子工作總站,各市縣農業農村局)
7、加強種畜禽市場檢查。以種生豬、種奶牛為重點,檢查無證(含過期、超范圍)生產經營、假冒優質種公牛冷凍精液、系譜檔案不全等問題。各市縣要將許可信息錄入“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管理系統”,對工作進行自查。開展種畜禽質量監督檢驗、水產種質質量監督檢驗、桑蠶種質量抽查。(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處、廳畜牧獸醫局,省畜牧技術推廣總站、省園藝工作站,各市縣農業農村局)
(四)加大種業執法力度
8.嚴查種業違法案件。以品種權侵權、制售假劣、無證生產經營、非法生產經營轉基因種子等為重點,加大案件查辦力度。強化跨區域種業執法聯動響應、信息共享機制,健全種業監管部門和農業綜合執法機構分工協作機制。在全省組織開展種業違法案例和植物新品種保護案例遴選活動,樹立種業執法典型。(省農業農村廳農業綜合執法局、廳種植業處、廳畜牧獸醫局,省種子工作總站、省畜牧技術推廣總站,各市縣農業農村局)
9.建立健全執法協作機制。建立健全種業監管與農業綜合執法機構分工協作機制,強化與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的線索通報、定期會商、聯合執法,形成工作合力。加強種業行業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對涉嫌構成犯罪的案件,及時移送公安機關,依法從嚴從重從快打擊,營造良好的生產經營環境。(省農業農村廳農業綜合執法局、廳種植業處、廳畜牧獸醫局,各市縣農業農村局)
10.強化種業執法能力。以提升種業執法技能為重點,加強培訓,提高執法辦案水平。充分利用全國農業綜合執法信息共享平臺、種業大數據平臺等,提高執法信息化水平。(省農業農村廳農業綜合執法局、廳種植業處、廳畜牧獸醫局,各市縣農業農村局)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高度重視,按照《方案》的要求,研究制定本轄區實施方案,進一步細化工作責任,抓好組織落實。省農業農村廳將在關鍵時間節點,派出檢查組,開展制種基地、種子企業、市場督導檢查,進行種畜禽質量監督檢驗、水產種質監督檢驗、蠶桑種質量監督檢驗,對有關情況進行全省通報。
(二)壓實監管責任。省農業農村廳各有關處室(局)要切實負起其牽頭抓總、統籌協調、督導檢查責任,廳屬各有關單位依據職能落實好相關工作。市、縣農業農村部門要進一步明確行業日常監管的機構和責任,壓實責任,避免監管缺位。并按照方案要求將各項措施落細落地。
(三)完善市際執法案件協查聯動機制。市級農業農村部門應當主動配合、積極協助,加快跨區域案件的查處進程。案件主辦市需其他市協查時,應以市級農業農村部門名義制發協查公函,載明協查事由、有關案情、協助內容和聯系人等,協查市應予積極配合,協查公函應同時抄送省農業農村廳。
(四)加強宣傳總結。強化信息報送,市級農業農村部門每月18日前報送工作動態信息1篇以上,首次報送時須同時報一名市級信息工作聯系人。及時開展工作總結,于12月10日前將種業監管執法年活動總結及附表(含種業典型案例1-2個)書面報告我廳。
附件:1.2021年種業監管執法年任務完成情況表
2.2021年種業監管執法年監管執法情況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