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白菜真便宜,這么大一棵,才一塊多錢。”近日,在山東省濟南市的一處社區蔬菜店,市民高女士感慨道。然而,在山東省膠州市,卻是另外一番景象:品牌大白菜牛氣沖天——30塊錢一棵,不還價;白菜加工車間異常忙碌,有的白菜直接加工成了水餃,有的按照出口要求做成了泡菜……
獨特水土成就優質大白菜
“悠久的種植歷史、獨特的品種、膠萊河畔得天獨厚的產地條件,成就了膠州大白菜的優良品質。”膠州市農業局局長吳煥香說。
“我們種植的膠州大白菜個大、飽滿,生吃脆甜,深受訂貨商的歡迎。”青島綠村蔬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居克說。
目前,膠州大白菜已經在全國30多個大中城市設立“膠州大白菜”銷售點,部分膠州大白菜遠銷到美國、日本、韓國、歐盟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棵棵優選讓“膠菜”身價倍增
“經過協會認證的品牌菜,棵棵有身份,產銷兩旺。”膠州市大白菜協會會長張居波說。2018年,經協會認證的“膠菜”規模化生產基地有39家,認證基地總面積7000畝。全市預計可生產大白菜30萬噸,其中品牌菜7200萬斤,品牌菜銷售價格60元/箱(兩棵)。
不難看出,并不是所有“膠菜”都有“30元一棵”的牛氣,只有通過大白菜協會嚴苛認證的,才能享受這種待遇:認證基地面積須達10畝以上,成片連方,大氣、土壤、土質、灌溉用水、周邊環境等指標均需合格;種植環節需全程按照《膠州大白菜生產技術規程》來,統一種植品種、統一栽培技術、統一供肥供藥、統一病蟲害防治;收獲后每畝地只優選1200棵,經過檢測后實行統一包裝、統一商標標識、統一編碼,消費者可通過掃碼查詢每棵白菜的生產單位、生產基地、栽培過程、檢測結果等。
鏈條延伸讓菜農無懼市場風險
通過棵棵優選保障品質,讓膠州大白菜這一“老字號”歷久彌新。在品牌帶動下,膠州即使是沒有通過協會認證的白菜,售價也比周邊產區每斤高出兩三毛錢。但高端消費市場有限,要想規避市場風險,就不能僅靠品牌營銷一條腿走路。
對此,膠州的做法是延伸產業鏈條,不斷提升加工能力。在位于膠東街道辦事處的順昌食品公司,他們把白菜包成了餃子售賣。而離此不遠的福生食品公司,則是針對日本和韓國市場,將白菜加工成泡菜、白菜干等食品。
截至目前,膠州大白菜年加工能力超過千噸的企業已有8家,同時,膠州大白菜種子產業也取得了長足發展,年生產、銷售大白菜種子120萬斤以上,占全國銷量的1/7。(呂兵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