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新銳恒豐研究院
作者 | 郭慶辰和竇秉德等(作者已授權)
內容提要
本文以中國玉米生產主流品種先玉 335 為對象,以育種者的視角剖析了該品種十多年來在玉米生產的沉浮經歷中所展現的優良特性和明顯缺點,積極回顧與評價了該品種對中國玉米生產模式跨越發展做出的重大貢獻。分析了先玉 335 育種模式在中國玉米主產區籽粒機械化收獲改良中的歷程,提出了未來品種更新和升級的方向是早熟、堅稈和耐密,并給出了相關建議。期望與育種同行分享、探討、并選育出超越性的大品種,促進玉米生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先玉 335”于 2004 年通過黃淮海審定,2006 年通過東華北審定,至今已推廣了十余年,在東華北春玉米區是第一大品種,在黃淮海夏玉米區是第二大品種,面積僅次于“鄭單 958”。正版“先玉 335”加上套牌、高仿和改良品種估計能占到玉米總種植面積的 1/3 (約 0.1 億 hm2)。目前“先玉 335”依然強勢,沒有退市跡象,常年播種面積穩定在 200 萬 hm2 以上。自 1980 年代早中期我國大面積推廣玉米雜交種至今,“先玉 335”從科技含量、推廣面積、推廣時間、社會影響力諸多方面來看,都堪稱奇跡。
改良“先玉 335”親本的工作一直在進行,對“先玉 335”雜交種及其親本的農藝性狀及生物特性的研究方興未艾,類“先玉 335”品種的播種面積還在擴張。
中國玉米育種處在轉型期,廣大育種工作者存在困惑和迷惘,面臨重新定位和抉擇,作為產量上的標桿品種,怎么改良“先玉 335”,如何超越“先玉335”,用還是不用“先玉 335”,都是繞不開的話題。“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對“先玉 335”來龍去脈進行梳理,對其血緣及大田表現進行深入剖析,評估和判斷其產生的綜合效益,可能會有助于對玉米育種的思考和定位。
橫空出世
到 2005 年,《種子法》生效不久,種業處于起步階段,玉米育種重選育輕測試,沿用“試驗-示范-推廣”的傳統模式,沒有“以空間換時間”的理念,初比試驗—復比試驗—品比試驗。試驗大多在同一地區、同一地塊進行。育種節奏慢,年限長,8~10 年才能出 1 個有代表性的品種。
當時玉米育種以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為主,育種科研與生產經營脫節,育繁推一體化公司不多,經營型公司以買品種為主。品種還在中試階段就開始造勢,邀請種業公司觀摩,一個組合進入區試或生產試驗已廣為人知。
美國先鋒公司,是國際種業巨頭,玉米種業龍頭老大,雖落戶中國時間不長,但大家對其期望值高,關注度高,但詳情知之甚少。先鋒種業的科研、生產、銷售、管理自成體系,試驗品種處于保密狀態,對外不公開。
“鄭單 958”于 2000 年審定,2004 年還在強勢擴張中。在黃淮海,廣大育種工作者都圍著 “鄭 58”和“昌 7-2”下功夫、做文章,在東華北,稀植大穗玉米品種處于主導地位,“沈單 16”、東單號玉米還是主流品種,P 群、Reid 系、旅系還是骨干自交系。
“于無聲處聽驚雷!”“先玉 335”,2004 年,一個全新的玉米品種橫空出世。
先玉335沖擊波
1)橫掃東北
在東北,南北橫跨 2000 km,變溫幅度很大,對玉米生育期有嚴格要求。“鄭單 958”、“京科 968”適合在遼寧和內蒙東部種植,在齊齊哈爾以北,則是 KWS 公司(德系品種)的天下。一個黑龍江南北分成 7 個區14 個積溫帶,品種審定時對有效積溫嚴格把關。在東華北春玉米區,區域性、地方性品種比較多,很難出現壟斷性的大品種。但“先玉 335”是個例外,從遼寧到齊齊哈爾均可種植。高峰期,一個吉林省種植面積達 75%,正版 25%,套牌 50%,“先玉 335”所到之處,當地品種紛紛繳械,沒有還手之力。推進速度之快,令業界吃驚!與主推品種相比,“先玉 335”每公頃增產 1500~3000 kg,且品質好,脫水快,適合機收。
“我們不用搞育種了,一個“先玉335”就夠了。”東北許多育種工作者自嘲。
2)黃淮海—卷土重來
“先玉 335”,2005 年開始在黃淮海推廣,頭三腳難踢,第一炮在邢臺地區就打燜了。
黃淮海是個極特殊的區域,玉米生育期短,自然災害多,常說“雨熱同季”。從出苗到大喇叭口期只需 30~40 d,營養生長階段突擊生長,7 月底8 月初,玉米大喇叭口期到抽雄期,常常出現強對流天氣,瞬時風力 8~10級是常事。“先玉 335”主根長得快,次生根出的慢,前期生長旺盛,枝繁葉茂,頭重腳輕,遇上大風,倒伏倒折嚴重,2005 年在邢臺,大面積倒折,引起群訪事件。
倒伏在黃淮海是第一大殺手,只要倒伏,下年沒人敢種。“先玉 335”在黃淮海有前途嗎? “先玉 335”又悄悄殺了回來,降低密度,化控,避開“風口”,“先玉 335”在黃淮海找到了適應性區域,幾乎與“鄭單 958”平分秋色。石家莊一帶地力水平,“先玉 335”適宜密度 3850 株/畝,其他品種隨意安排其最適密度,產量很難超越。
黃淮海品比試驗,大多設雙 CK-958、335,超“鄭單 958”易,超“先玉 335”幾乎不可能,“先玉 335”成了橫垣在育種者面前的一座高峰。
3)獨特的視覺沖擊
“先玉 335”植株高,穗位低,葉間距大,節間長,葉片舒朗,株型清透,通透性好,果穗與莖稈夾角小,含在苞葉內,不顯眼。雄穗 3 條分支,主枝超長,側枝短。玉米生理成熟后,穗下葉開始“上病”,干枯脫落,只有穗上幾片綠葉,“下干上綠”。這與傳統的活稈成熟相悖。
“先玉 335”出現以前,高產、抗病、抗倒是玉米育種的三大過硬指標。其他性狀不予考慮。隨著“先玉 335”的大面積推廣,育種界的審美觀念和選系標準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苞葉薄,苞葉短,苞葉蓬松,果穗易收獲性、籽粒易脫粒性,成了重要入選指標。
4)純度與質量空前
4.1《種子法》之前的純度狀況 中國玉米種子二級標準為純度 96%,芽率85%。1980 年代農業部第一次抽檢,合格率才 18%,玉米種子以“不出事,老百姓不找麻煩”為標準。許多公司經理自豪地講“我們的種子多年來沒出過質量問題。”就是沒發生過群訪事件,至于純度,大面上能過得去就行,白軸玉米品種出現紅軸是常有之事,不造成減產就不會引來麻煩。自交系純度都不達標,哪來高純度的雜交商品種子。
4.2 先玉 335 表現的高純度 “先玉 335”的純度芽率幾乎 100%,單粒播種,一次齊苗,雄穗分枝一模一樣;穗位一條線,株型整齊劃一,葉型毫無二致,甩穗時間集中;大片玉米像一個模子刻出來的,真有美感!而我們的品種卻是大小苗、老少苗。
“先玉 335”的父母本抽雄、吐絲、散粉,像軍隊分列式,一下出齊。地力若不勻,花期差異超不過 3 d。我們的自交系 10~15 d散粉期很正常。這就叫純度!不僅僅是表現基本一致,而是基因型高度純合,從次生根到分枝,從葉緣到葉耳葉脈,不分地域,不論環境,沒有變化,高度整齊一致。堪比現在的 DH 系,除了驚嘆,講不出美系其高純度的道理。我們通過系統選系與 6WC、4CV 進行比對,標定幾十個性狀,連續定向選育,16 代才能勉強達到 6WC、4CV 的純度水平。一年兩代,16 代需要 8 年時間,誰能做到!
研究顯示,純度每提高一個百分點,產量可提高 0.475~1.83%。玉米育種,我們與美國先鋒公司的差距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
5) 銷售模式的顛覆
1978 年全國成立“四化一供”試點縣種子公司,1982 年聯產承包責任制,玉米雜交種開始走進千家萬戶。我們親歷了麻袋包裝-編織袋包裝-小包裝三個階段。大約 2000 年以后開始推行小包裝,一袋多少 kg 沒有統一標準,各公司隨意而為,5 kg、10 kg、15kg,也有 7.5 kg、12.5 kg 的,主要目的為了收款結算方便,買賣雙方不在缺斤短兩上爭執。
從“先玉 335”開始,1 袋 1 畝(667m2)種子多少錢,是從方便種植的角度出發。
銷售上邁出的一小步,標志著科研上的一大步。沒有過硬的種子質量,沒有高純度和高芽率的種子,誰敢論粒賣?科技進步,與市場需求相輔相成,市場難題就是科研課題,科技進步也帶來市場繁榮。論畝(667m2)裝種子,論粒賣種子,徹底改變了種子市場粗制濫造的局面,自交系純度大大提升,制種基地扎根西北,種子純度芽率逐年提升,玉米種子標準開始與國際接軌。
6) 營銷理念的轉變
“先玉 335”的成功運營得益于經銷商的激活。我國國營種子公司是坐商,經銷商是店商,開門賣種子,一手錢,一手貨,賣完種子了事,只要秋后沒人找麻煩,錢算掙了,售后服務,沒聽說過。
“先玉 335”真正做到了良種良法一齊推,設定株距行距,農機具配套,有技術措施,讓農戶參與測產驗收。
營銷的最高境界是誠信,誠信的根基是產品的科技含量。“先玉 335”代表了最先進的育種水平,經銷商放手推廣,先鋒公司不僅培養了高素質的經銷商隊伍,更成就了一大批百萬富翁。因賣“先玉 335”而成長起來的經銷商大有人在。趙福興(山西運城種子站)介紹說:“山西一個經銷商一年掙了 800 萬。”
7) 面積穩步增長
從 2007~2010 年,“先玉 335”在東北被瘋搶,定價 60 元/袋,到了農戶手中被炒到 120 元/袋,價格翻倍。種子年年供不應求,缺口很大。“種子企業是撐死的,沒有餓死的”。先鋒公司從來不想一口吃個胖子,控制制種規模,穩步增長,年增長率控制在 20% 以內。
“先玉 335”歷經 10 多年而不衰,與先鋒公司的成功運作密切相關
8) 血緣之爭
先鋒、孟山都育種走的是二群論,國內育種走的是多群論。拿到一個歐美雜交種視若珍寶,開足馬力自交分離選二環,根本不知道什么血緣,甚至許多還是開放授粉果穗,更接近綜合品種,成分復雜。從“先玉 335”選二環或改良雙親,首先明白其血緣是什么。
Reid、Lancaster、P 群、黃改、旅系,是傳統的5大血緣,再細分,還含有 suwan、墨白等。“先玉 335”是個全新的東西,誰都沒見過。包括海歸博士魯茂龍、陳化榜等在美國本土也沒見過類似雜交種。血緣之爭持續了許多年。2010 年三亞玉米育種研討會上,大家還在爭論 6wc、4cv 哪個是 Reid,哪個是 Lancaster,還未跳出 Reid 和 Lancaster 這個圈子。最早指出“先玉 335”雙親是 SS×NSS 的是西北農大的吳權明。現在,育種工作者已經清楚的知道,“先玉 335”是一種全新的雜優模式,SS×NSS。
9) 人才培養
對于人才流動頻繁的大公司,種業界戲稱為“黃埔軍校”。在中國種業界,先鋒公司是最大的“黃埔軍校”,為中國種業培養了許多高端人才。劉石、柏大鵬、王琳、孫書庫、修明會等人才活躍在中國種業界,有管經營的,有管銷售的,有搞科研的,不論干什么,都把先鋒公司先進的育種理念及管理經驗帶到了中國種業界,拉近了中國種業與發達國家種業的距離。
譽滿神州、謗滿天下
1) 陰謀論
曾有傳言:美國政要和智庫在西部城市開了一個會,通過玉米作物滅絕中國人種,駭人聽聞!希特勒搞種族滅絕政策,希特勒是殺人魔王,他認為猶太人控制了德國的經濟命脈,奪了本國人的飯碗。美國高層為什么要通過生物戰爭來滅亡中華民族?!美國是個民主國家,重大政策必須通過議會通過。驚世陰謀怎能幾個人開一個秘密會議可以決定?。
2)媒體惡搞
山西一個小報記者,煞有介事地搞了一篇報道,傳播范圍廣,影響力大。老鼠吃了“先玉 335”,后代個頭越來越小,直至絕育。老鼠數量是人類的 5倍,全世界 67 億人,至少 300 億只老鼠,每只老鼠每年噬損 5 kg 糧食,全世界每年有 1500 億 kg 糧食被損耗,且不說老鼠損壞的家具、衣物,還傳播病菌。人類與老鼠斗了幾千年,苦無良策,不能滅絕老鼠。如果一個 335 可以把全世界老鼠趕盡殺絕,功莫大焉,柏大鵬、劉石等人可獲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他們將會像巴士德、弗萊明、蓋廷、李斯特一樣名垂青史。
謠言止于智者。小報記者編造假新聞,制造轟動效應,吸引民眾注意力,提高自己身價,多賣報紙,育種界有部分人跟著起哄,有些專家隨聲附和,真不可思議。龐大的育種大軍,太缺乏理性思維和鑒別能力了。
3) 轉基因之辯
“先玉 335”是轉基因。任何一個種子公司,一個小小試驗室,取幾個葉片就能測出是否轉基因,根本用不著網上吵的沸沸揚揚。無稽之談此起彼伏。
6WC、4CV 原來是轉基因,進入中國以前,“敲”掉了。這是一則高級謊言,炮制者有一定文化層次,最起碼知道生物技術前沿術語。“上帝的剪刀”還是理論假設,還在試驗階段,根本沒在生產上應用。
4) 先玉 335 里有昌 7-2 成份
此說并非空穴來風,“先玉 335”的二環×鄭 58 有很高的配合力,BNS×Reid 這種雜交模式出了不少品種,DH605 就是典型代表。
科研要用事實說話,要有根有據。PH6WC 保護日期 2007 年 11 月 23日,PH4CV 保護日期 2004 年 7 月 1 日,2 個先鋒公司自育系都已申請美國保護,怎么可能有昌 7-2 成份?
我現在不如你,但我祖輩比你強,典型的阿 Q 精神。
5) 欲擒故縱論
先鋒先拋出一個“先玉 335”,稀植大穗,讓中國育種界跟著跑,迷失方向,然后再推出早熟密植組合,打垮中國種業界。
先鋒的決策者們上過西點軍校,讀過《孫子兵法》?柏大鵬等人配“先玉335”時,東北的對照品種是沈單 16,區試種植密度 3500 株/667M2,不搞 335 類的組合根本通過不了審定。先鋒也好,孟山都也好,進入中國市場的根本目的是贏利。只有擴大市場占有份額才能贏利,他們盯的是市場。
一個玉米品種,因為出類拔萃,引來這么多非議、造謠、中傷、圍攻,始作俑者,大多是種業人,媒體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先鋒公司進來了,不僅帶來了先進種質資源,還帶來了先進的育種理念及科研體系,我們應該學習、消化、吸收。假如用下三濫手段想把先鋒趕跑,就太低劣了!柏楊寫了“丑陋的中國人”,魯迅先生解剖中國人的劣根性,育種人——由知識分子和高級知識分子組成的育種家隊伍應自立自強自尊,光明正大地與國外種業公司展開競爭。
二十億元學費換來了什么
張世煌、張書申(金色農華)估計,種業界用于抄襲、模仿、改良、研究“先玉335”的費用十多年以來不低于20億。20個億,不是小數字,換來了什么?
1) 套包
“先玉 335”橫掃東北。許多種業公司直接套包,趁機大撈一把。高峰期吉林省“先玉 335”面積占 75%,正版 25%,套牌 50%。李鬼多于李逵。
2) 模仿
“先玉 335”雜交種受到保護,自交系未保護,為抄襲模仿侵權大開方便之門。動兩個基因位點,另一個親本可以隨便使用,不侵權。
DF30 蒙混過來了,大田表現與 335 幾乎沒有區別,經分子標記測試,差異極小。先鋒將 DF 及關聯種業告上法庭,一審先鋒未勝?,二審 DF 勝訴!什么紅軸與白軸,勝之不武。一旦先鋒勝訴,就會出現多米諾骨牌效應,一大批走模仿之路的中國種業要趴下。
3) 改良
模仿是創新的開始,改良也算創新,許多公司邁開了第一步。改良從 2 個方面進行,可以改良自交系,也可從雜交種選二環系。手頭有自交系,大部分人從改良自交系入手,此路不通,受到成功經驗啟發,再回過頭來從雜交種選系。
3.1 6WC改良
表1 不同公司對6WC的改良方式

骨干系×骨干系,容易出新骨干系,優良基因互補,有可能出突破系,這是種業界的共識。
思路不一、五花八門,育種界大多認為:6WC 是個比較完美的自交系,沒有改的必要。改 6WC,成功的希望很小。改 6WC 的目的:(1)降低株高穗位,解決大喇叭口期倒伏問題。(2)縮短生育期,擴大種植區域。(3)改變株型結構,減少葉面積,提高耐密能力。(4)變硬粒為半馬齒或馬齒,提高制種產量。(5)動 2 個基因位點,打擦邊球……
十多年過去了,真正改成功的極少。許多育種人從切身體會中感嘆:改來改去,優良性狀進不去,反而把 6WC 的優良性狀改丟了,品質差了,脫水慢了,抗性差了。
3.2 4CV改良 從 2005-2010 年以后,經過 5 年摸索,人們對 6WC、4CV 有了深刻的認識,6WC 優良性狀明顯,品質好,脫水快,后期高抗倒伏,4CV 不良性狀比較多,不抗病,品質一般,不抗倒伏。6WC 不好改良,從 4CV 入手。
表2 不同公司 4CV 的改良方式

一個優良自交系的形成,是深厚理論功底、超前育種思路、完美藝術構思、嚴謹系統選育、多年 E×G 檢驗、海量配合力測試的結果。一個大自交系就是一個科技藝術品,已經構成了完美的基因鏈條,想改動它,太難了!改4CV,不是果穗變短,就是出籽率下降。雖然也能改良兩個性狀:抗倒及抗病性,但綜合性狀很難超越 4CV。
10 年過去了,20 個億砸進去了,出了自交系,出了品種,沒有一個能站得住腳的自交系,也沒有一個有影響力的品種。
目前使用的骨干系至少比“先玉 335”父母本落后 20 年,不匹配,沒法對接,用陳舊落后改良先進,只能稀釋優良基因個數,如同注水肉。不改變育種思路,花多少錢也是徒勞無益。
一個優良組合往往是“絕配”,改良雙親之一,優良性狀有所提升,配合力下來了,這不僅僅是優良基因與不良基因連鎖問題,更是配合力問題,雖然配合力還是假說,不是理論,更多的是經驗證明,不能從理論上徹底說清楚。
3.3 選二環系 中國早期玉米育種走的是多群論,自交系血緣復雜,搞出一批自交系,先用幾個公共系測一般配合力,再用自有系測特殊配合力。既有個人經驗發揮,更多的是機遇,許多品種是碰出來的。組配基礎材料進行選系,組配F1表現不錯,擴大試種范圍,申報,出了一個品種。出乎育種家的預料碰出來的品種不在少數。
先鋒玉米育種是標準的二群論,Reid×Lancaster,SS×NSS。系內改良,強調優良基因的累積效應,在輪回循環選擇的基礎上提高遺傳增益。而我們發現一個優良雜交種,開足馬力選二環系,一旦路子對了,出一系列新系,像P群系列。但先鋒一般不這么干。中國育種界,系內改良、雜交種選系出的突破性自交系各占一半。5003、8112、178 都屬于美雜選,478、鄭 58、502、昌 7-2 都屬于系內改良。
圍繞“先玉 335”親本,系內改良收效甚微。雜交種選系再找對立面(土×洋)之路走通了,代表的品種有:
表3 先玉335選二環系所配代表品種

張銘堂認為:一個雜交種有兩個明顯缺陷就不能選二環系,他總結了 335 的6 個優點和 6 個缺點。
優點:(1)產量高;(2)植株高,穗位低,節間能拉開,株型結構合理,光能利用率高;(3)品質好;(4)籽粒脫水速度快;(5)后期高抗倒伏;(6)區域適應性強。
缺陷:(1)大喇叭口期不抗倒伏,黃淮海區的主要制約因素;(2)抗性差,不抗銹病、大斑、灰斑;(3)制種產量低(較“鄭單958”);(4)苞內吐絲,不好套袋;(5)分枝少,花粉量小,生理禿尖;(6)不耐密。
從“先玉 335”選二環,不可能成功,但走通了。國情不一樣,育種思路和方法也不一樣。先鋒先進的育種經驗可以學習借鑒,但不能直接克隆。
“先玉335”留給我們的思考
1)“先玉335”與 DH 種業
“先玉335”橫跨兩大區,出類拔萃,DH種業橫遭非議。DH先鋒種業公司,DH種業掛名而已,科研生產經營一律不參與,坐享機制紅利。DH種業唯一的貢獻是把“狼”引進來了。
這是狹隘的保守思想,先鋒不進來,推不出“先玉335”,我們的育種理念還會停留在傳統稀植大穗上,片面追求個體產量,還在拼命拉長生育期,提高株高穗位,在機收果穗上,不會注重脫水速率和品質。不怕狼來,就怕被狼吃掉,承認落后,不甘居于落后。引進、消化、吸收、超越。
2)“先玉335”與劉石
一個品種想成為好品種、大品種,不在乎超 CK 多少,而在于其廣適性和多抗性,張銘堂教授早就指出,穩產和高產是一對矛盾。抗倒抗病,不出問題,年度差異小,老百姓認可的品種才有可能成為大品種。大品種需要:“天時地利與人和”等諸多條件,天時—氣候因素;地力—環境因素,地力水平;人和—公司實力,運作能力等。
推“先玉 335”時,先鋒已審定了好幾個品種,“先玉 335”有致命缺陷,不抗倒伏,不抗大斑灰斑,劉石力排眾議,堅持推“先玉 335”,表現出了過人的膽識和氣魄。“蓋有非常之功,需待非常之人。”一提“先玉335”,大家首先想到劉石和柏大鵬,到底“先玉 335”成就了劉石,還是劉石成就了“先玉 335”?
3) 先玉 335 是不是創造?
業界許多人不服氣,認為 6WC、4CV 是在美國育成的自交系,拿到中國來,組組配配,玩的是排列組合游戲,有什么了不起!干事不行的人會講風涼話。美國有 335 父母本這兩個自交系,但沒有 335 這個雜交種。100 個父本,100 個母本,可配出 10000 個組合,如果有上千個父母本,那配的組合一般育種單位難以承受,上萬個上十萬甚至上百萬個組合,多點試驗,篩選出幾十個優良組合,性狀調查,目標評比,任務艱巨,程序復雜,牽涉高等統計問題,這不是創造又是什么?
劉石有過人之處,在“先玉 335”培育上,柏大鵬、王琳、修明會等人功不可沒。
如果苛求創造自交系必須是自育的,我們要反問:李競雄院士的中單 2 號算什么?Mo17 引進系,自 330 也不是李院士親自獨自選育的。
4)名實不符
“先玉 335”一年推廣 266.7 萬 hm2,10 年 2666. 萬 hm2,畝增產100 kg,已經增產 400 億 kg 糧食,僅憑借這 400 億 kg 糧食也應獲獎。何況自交系的引進、雜優模式、推廣技術諸多方面都應獲獎,至今沒人報獎,“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5) 先玉 335 與單粒播種技術
“先玉 335”催生了單粒播種技術。在黃淮海地區,“先玉 335”種植密度超過 4000 株/667 m2,產量呈現負增長,還容易倒伏。“鄭單 958”屬于懶漢玉米,密度彈性大,4000~6000 株,產量穩定,沿用“鄭單958”的播種模式,“先玉 335”根本就推不開,袋裝、限粒、單粒播,能發揮先玉 335 的特長。單粒播種技術催生了玉米種子純度和芽率的提高。
每年節約用種 5 億 kg,按 15 元/kg 計算,每年為農戶節約 75 億元。
單粒播,省去了間苗定苗費用,間苗,定苗,每畝用工 100 元,如果全國 5 億畝玉米全部單粒播,每年節省 500 億。
玉米單粒播種技術是玉米栽培史上的重大技術進步,理應獲大獎。
6) 先玉 335 能否超越?
335 在東北很難超越,在黃淮海成了產量標桿,不可超越,怎么辦?
我們搞了多年西瓜育種,有國家隊,有地方隊,還有游擊隊,一個京欣進來,其它紛紛敗北。京欣占領西瓜市場近 30 年,出現不了替代品種,市場上品牌不少,有一席之地的,都是京欣類。
過去蘋果品種眾多,這個獲獎,那個創新,富士進來,迅速普及,壟斷市場20 年。富士蘋果站在了技術制高點,不好超越。
先玉 335 創造的種業神話還要維持多少年?
7) 先玉 335 展開式
7.1 良玉系列株高穗位降下來了,抗倒伏能力提高了,抗病能力提高了,產量與“先玉 335”持平,在遼寧及吉林南部打開市場,良玉的成功招來大量追隨者,改 M54 的,改 S121 的,大有人在,在華北改、在黃淮海改。
良玉號玉米品種,生育期偏長,脫水慢,不抗粒腐,隨著對玉米品質要求的提高,良玉號玉米還有很大改進和提升空間。
良玉模式 BNS×黃旅系,BSS 占多大比例,NSS 占多大比例,黃系占多少,旅系占多少?SNP 技術日臻成熟,已能檢測 200 萬基因位點,這是急需解決的理論問題。
7.2 澤玉8911 BNS×黃系,2017 年通過國家機收籽粒組審定,這種雜優模式已在幾個方面表現出其優越性:(1)穩產,適應范圍廣,對于環境條件不敏感;(2)高抗倒伏;(3)高抗大斑、莖腐、灰斑。
該組合正在東北區域開始擴張,育種界對這個品種比較關注。
7.3 DH605 BNS×Reid,黃淮海第三大品種,僅次于“鄭單958”、“先玉 335”,年推廣面積 66.4 萬 hm2 以上,三高:“高抗倒伏,高抗病,高產”,在山東德州半春半夏播區,大面積種植,產量突破800 kg/667M2。
該組合年度間有差異,個別年份對光溫敏感,生育期比“鄭單 958”長,有區域適應性,不耐密。與黃淮海”早熟堅桿耐密機收”育種理念不相適應。
DH605 成了種業界關注的焦點,人們對玉米育種方向產生了疑問。許多育種單位改良 DH605 的父母本,以期得到早熟耐密的新品種。
7.4黎明518 BNS×RE (Reid×歐系),BNS:BSS 約占 15%,NSS 約占 73%,其他成分 2%,RE:Reid 70%,B73 25%,其它 5%。生育期同“先玉335”,比“先玉335”耐密抗倒,高抗青枯和大斑、灰斑,適合黃淮海、東華北二大區種植,產量與“先玉 335”持平,能否替代“鄭單958”、“先玉335”,人們拭目以待。
8) 先玉 335 未來改良構想
8.1 抗倒性 “先玉 335”前期生長過旺,次生根出的慢,頭重腳輕,大喇叭口期易倒伏。這一嚴重缺陷限制了“先玉 335”在黃淮海地區的推廣。控制 335 前期生長速度,解決倒伏問題,行不通。“先玉 335”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營養生長,為灌漿贏得了時間,后期脫水快,335 的生長模式”短—長—短”。只要解決了“先玉 335”前期倒伏問題,“先玉 335”將成為黃淮海地區的第一大品種。
歐洲系前期次生根出的早,長得快,利用常規技術。將歐系次生根快長性狀直接導入“先玉 335”任何一個親本或雙親,使主根與次生根同步伸長,拔節到大喇叭口期倒伏問題有望解決。
8.2 脫水性 “先玉 335”在黃淮海生育期偏長,但籽粒脫水速度快,在黃淮海推廣的品種沒法與之相比,如果“先玉 335”生育期縮短 8~10 d,控制在 95~100 d,不就能成為籽粒機收大品種了嗎?
同時改良父母本生育期,每個親本提早 3~4 天,雜交種可提早 8~10 d。
8.3 耐密性 “先玉 335”不耐密,種植密度不能超過 4000 株/667 m2。改良父母本株型結構,提高其耐密性,保持單穗重基本不變,提高到 4500~5000株/667 m2,產量是否還可上一個臺階?
8.4 抗病性 “先玉 335”在東華北不抗大斑、灰斑,在黃淮海不抗南方銹病,分子技術日新月異,可以導入抗病基因,解決“先玉 335”的抗病問題。
8.5 親本改良 目前國內系與 6WC、4CV 不匹配,沒法改良。6WC、4CV 就是 SS 和 NSS,是否可引進加拿大系、美國早熟系、歐洲早熟系來改良 6WC、4CV?
據報道,先鋒公司往 SS 里加入 Maiz Armago,往 NSS 里加入 Oh07-Midland 和 Minnesota13,這些種質資源并不稀缺,我們是否可以如法炮制?
8.6 雜優模式 BNS×Reid 是黃淮海目前主要雜優模式,出了一系列有影響力的品種。如果 Reid 系以“鄭 58”為主,BSSS、NSS 各占多大比例?除了“鄭 58”以外,沒有合適的 Reid 系,Reid 種質資源單一。如何改良“鄭 58”?使之種質資源多樣化,或改良“鄭 58”的品質及脫水問題。
我們認為,Reid 里加入 10%~20% 黃改系,再與 BNS 組配,可能效果更好。有些育種單位正在做這方面的研究工作。
智種網授粉紙袋正在熱銷中,量大優惠可定制
電話:13488728133(王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