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3-28日,全國農技中心組織內蒙古、甘肅、新疆、陜西、山西、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級種子管理部門人員、品種展示技術負責人員及產業體系有關專家組成考察組,對2018年向日葵、谷子、高粱登記品種展示示范情況進行了現場評價和考察,并在當地組織開展了品種登記工作調研。
根據種植結構調整和產業發展需求,今年,全國農技中心率先啟動了甘薯等13種登記作物品種評價展示,旨在作物主要優勢特色產區,對已經登記品種,通過多點展示全面反映品種的適應性、抗逆性、豐產性、商品性等特征特性,客觀評價其生產應用價值和市場價值,向社會推出一批優質綠色品種,助力產業發展、鄉村振興。向日葵、谷子、高粱是品種評價展示的重要作物,主要在西北、華北和東北主產區設立了12個展示點,集中展示登記品種121個。同時,針對新型經營主體迫切需要的谷子全程機械化生產,專門在山西省晉中市和河北省武安市開設了谷子優質抗除草劑、適宜機收品種示范和優質高產、適宜機收品種良種良法配套示范,力爭探索形成并推廣應用谷子輕簡高效生產模式,促進谷子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從考察的情況看,各承擔單位對品種評價展示高度重視,技術方案落實有力,田間管理和調查記載認真科學,有效保障了品種展示的客觀性和公正性。對初步發現的一些商品性好的食用向日葵品種、抗病性強的谷子品種以及飼用與釀酒價值高、適宜機械化生產的專用高粱品種,考察組要求,還需后期繼續密切跟蹤,特別是在收獲期,要加強產量和品質的科學測定,適時組織開展包括優質小米評選等品質鑒評活動,全面綜合評價參展品種市場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