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農委關于印發《貴州省農作物種子質量年 專項行動工作方案》的通知(黔農函〔2018〕68號)
各市(州)農委,貴安新區農水局,仁懷市、威寧縣農牧局:
按照《農業部辦公廳關于開展農作物種子質量年專項行動的通知》(農辦種﹝2018﹞4號)有關要求,我委制定了《貴州省農作物種子質量年專項行動工作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情況,細化工作措施,認真組織實施,確保行動取得實效。
2018年4月9日
貴州省農作物種子質量年專項行動工作方案
根據《農業部辦公廳關于開展農作物種子質量年專項行動的通知》(農辦種﹝2018﹞4號)和《中共貴州省委、貴州省人民政府2018年脫貧攻堅春風行動令》的有關要求,為加快推進我省種業轉型升級,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農業部關于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轉型升級的意見》(農發〔2018〕1號)和《中共貴州省委、貴州省人民政府2018年脫貧攻堅春風行動令》為指導和基本遵循,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鄉村振興戰略為主線,以抓種子質量保障農業生產用種安全為工作重點,根據農業部“種子質量年專項行動”有關部署安排,不斷健全農作物種子質量監管體系,切實落實屬地責任,加大執法監管力度,按照“雙隨機一公開”有關要求,嚴厲查處質量不合格種子,嚴厲整治標簽不規范及套牌侵權等擾亂種子市場行為,全面推進我省種子產業轉型升級,為打好產業扶貧這場硬仗提供強有力支撐。
二、工作目標
通過持續加強檢驗能力建設,到2020年我省種子質量檢驗實現主要農作物和主要經濟作物的全覆蓋,主要農作物種子質量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主要經濟作物種子質量提升5個百分點以上;通過持續開展種子質量監管體系建設,逐步建成以省級種子管理部門中心、市縣種子管理機構為支撐的布局合理、上下聯動、職責分明的全省種子質量監管體系;通過持續加大種子市場執法監管力度,促使主要農作物種子假冒侵權案件下降10個百分點,主要經濟作物案件發生率逐年下降,實現有效監管,形成公平有序、誠信規范的種子市場環境;通過實施農作物種子質量年專項行動,全面提升我省農作物種子質量水平,保障我省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用種安全,推動種業加快轉型升級。
三、工作內容
(一)完善種子質量監管體系建設,全面提高監管能力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農作物種子檢驗機構考核管理辦法》以及《農業部辦公廳關于種子檢驗相關行政審批下放和取消后續銜接工作的通知》(農辦種﹝2014﹞31號)的要求,由省農委制定種子質量監管體系建設的中長期計劃并組織實施,分批次、分年度對檢驗機構考評員及各級種子質量監管人員開展檢驗機構建設、考評、管理及檢驗能力提升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行業管理能力。通過三年的努力,力爭到2020年我省有10家種子質量檢驗機構通過考核,具備水分、凈度、發芽率及田間純度四項常規指標檢驗能力,形成布局合理、職責分明的全省種子質量監管體系,確保種子質量監管工作全面覆蓋,不留死角。各級農業主管部門要高度重視種子質量工作,根據種子質量監督檢驗工作的專業性及特殊性,穩定種子質量管理崗位,確保相關人員在編、在冊、在崗,并配備與其檢驗工作相適應的設施及儀器設備。
在種子質量監管職能劃分上,省農委所屬的的種子管理部門負責開展以主要農作物種子為主的室內品種真實性及轉基因檢驗工作、馬鈴薯種薯(種苗)病毒檢測工作,提升完善主要農作物種子標準樣品庫,組織開展農作物種子質量檢驗機構考核工作;市(州)農委所屬的種子管理機構負責組織開展田間檢驗和小區種植鑒定工作,承擔種子質量糾紛田間現場鑒定任務,通過考核的檢驗機構負責本轄區內監督抽查樣品的凈度、發芽率和水分等常規項目檢驗;縣(市)級種子管理和檢驗機構承擔農作物種子質量監督檢查的扦樣、種子生產田間檢驗工作,做好種子質量糾紛田間現場鑒定,通過考核的檢驗機構負責本轄區內監督抽查樣品的凈度、發芽率和水分等常規項目檢驗。
(二) 加大種子執法監管力度,切實凈化種子市場
1、開展種子企業監督檢查工作。每年的1-3月,根據屬地管理原則,各地農業主管部門按照“雙隨機一公開”有關要求,對在本轄區內生產經營主要農作物種子的企業開展監督檢查。檢查內容主要是種子企業資質、生產經營許可證、品種審定登記情況、生產經營檔案、標簽標識、種子來源及去向等是否合法規范,企業分支機構、委托生產和委托經營是否依法進行備案等,同時抽取一定比例的種子開展凈度、水分、發芽率、品種純度、品種真實性、轉基因成分檢驗。
2、開展種子市場專項檢查行動。每年2-4月、9-11月,以縣級農業主管部門為主體,對轄區內銷售種子的相對集中農資市場和鄉鎮種子銷售門店開展春秋兩季種子市場專項檢查行動,春季檢查以主要農作物種子和蔬菜作物種子為主,秋季檢查以油菜、蔬菜等主要經濟作物種子為主,重點對以下違法行為進行檢查:一是假冒偽劣種子;二是種子包裝標簽標注不符合法律規范;三是無證或超范圍經營;四是未審(登記)先推、銷售已撤銷審定(登記)品種、套牌侵權;五是偽造、變造、買賣、租借許可證及證號;六是未按規定建立保存種子生產經營檔案、銷售臺賬;七是未備案銷售、備案證明和委托書未張掛上墻等。對檢查中發現的違法行為要堅決予以打擊,該立案的立案,該移送的移送,并做好相關信息的報送工作。省農委將對各地工作開展情況進行隨機督導檢查。
各級農業主管部門在組織開展好市場專項檢查工作的同時,對各類舉報案件、情況反映和種子糾紛事件要高度重視,認真對待,堅持有投訴必受理,有線索必追查,嚴格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不推諉,不懈怠,依法依規,及時辦理。
(三) 加強種子生產基地監管,堅持強化源頭治理
1、開展制種基地轉基因專項檢查。各級農業主管部門要組織力量對本轄區內主要農作物及主要經濟作物的種子生產基地在苗期和收獲前分別開展轉基因快速檢測。對檢測結果呈陽性的制種田塊要及時向省農委報告,并進行室內檢驗確認,對確認為轉基因種子的非法制種田要堅決鏟除,并移交相關部門依法從嚴從重處罰。
2、開展種子生產基地田間檢驗。各級農業主管部門要對本轄區內的種子生產基地進行全面調查摸底,認真核查種子生產經營企業資質,備案情況,檢查種子生產檔案、種子生產質量控制措施、制種田隔離條件及田間去雜情況等,從源頭上打擊無證生產、侵權生產、生產假種子、搶購套牌等違法行為。對未經許可的生產行為,各地農業主管部門要依法立案查處,對種子生產田隔離不符合要求,雜株率、散粉率較高的種子田種子管理部門應當責令整改,整改后經復查仍達不到要求的應當報廢種子田,并在后續的監督抽查中將其列為重點抽查對象。在各地自查的基礎上省農委將對種子生產基地隨機抽查,對發現的問題依法從嚴查處,杜絕不合格的種子批應用到農業生產上。
(四)支持開展信用評價工作,全面實施“紅黑名單”制度
省農委支持省種子協會開展種子企業信用評價工作,向社會公開相關信息。同時根據《國務院關于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國發〔2016〕33號)的要求,全面實施“紅黑名單”制度,對列入“黑名單”的主體實施市場性、行業性、社會性約束和懲戒,對列入“紅名單”的主體建立“綠色通道”,優先提供服務便利,大力宣傳和推介誠信市場主體。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農業主管部門務必高度重視,將農作物種子質量年專項行動作為當前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要切實夯實領導責任、工作責任,落實屬地責任,并結合本轄區實際情況,針對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制定詳細的工作方案,明確任務、目標和責任,認真組織落實。并于2018年4月底前將本轄區工作方案報送省農委。
(二)強化督導檢查。各級農業主管部門重視農作物種子質量年專項行動工作,及時了解和掌握本轄區內農作物種子質量年專項活動的開展和落實情況,適時對本轄區內各區縣的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督查。省農委將在關鍵時期、關鍵環節派出工作組進行督導。
(三)加大宣傳力度。各地要加強對農作物種子質量年有關活動的宣傳,為種子質量年爭取更多的社會關注和資源支持。通過組織培訓、印發宣傳手冊、宣傳畫、法律明白紙等方式,廣泛開展普法教育,全面營造企業守法經營、門店依法銷售、農民依規維權的良好格局。尤其是幫助農民樹立科學選種用種意識,用農民的選擇促進企業質量意識的提升。加大對假劣種子違法案件的曝光力度,對已結案的重大典型案例,及時通過新聞媒體公布,營造嚴打種子違法行為的高壓氛圍。
(四)加強聯合治理。各級農業主管部門要主動協調,加強各市州間的溝通交流,學習借鑒其他地區農作物種子質量年專項行動好的做法及經驗,建立聯合執法體系,制定聯查聯打工作方案,并按方案積極開展工作。省級農業主管部門要加強與鄰近省份的溝通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