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種子法》及其配套規章,嚴厲打擊非法生產經營轉基因種子違法行為,規范種子市場秩序,確保農作物種子生產基地安全。2017年,內蒙古自治區種子管理采取多種措施,以源頭治理為抓手,隨機檢查和重點督查為內容,嚴厲打擊非法生產經營轉基因種子行為。
一是周密部署,細致安排。2017年3月8日,我站印發《內蒙古自治區2017年農作物種子轉基因監管工作方案》,對2017年全年轉基因監管工作進行部署,要求各級種子管理部門從種子生產、種子經營、品種試驗審定等多環節開展轉基因監管工作。3月14日,印發《內蒙古自治區2017年春季農作物種子市場專項檢查和區域性種子違法行為專項治理行動實施方案》,對開展打擊非法轉基因種子監管工作進行了詳細部署。在3月25日召開的2017年全區農作物種子監管會議上,就開展轉基因監管工作進行了座談和交流,強調要認真落實依照屬地管理原則,落實屬地責任。
會議后,赤峰市、鄂爾多斯市、巴彥淖爾市先后召開轄區種子管理工作會議,依照自治區要求,研究部署了本轄區打擊非法轉基因種子的防控措施。赤峰市印發了《關于嚴格防范和嚴肅查處轄區內非法轉基因玉米種子生產銷售違法行為的通知》(赤種站字〔2017〕7號),要求各旗縣區采取各種有效手段,對農作物種子生產企業、種子生產基地做好政策、法律的宣傳工作,爭取杜絕轄區內出現轉基因種子生產、銷售行為。鄂爾多斯市制定了《鄂爾多斯市2017年農作物種子轉基因監管工作方案》,并以座談會的形式對烏審旗無定河鎮、烏審旗蘇力德蘇木、杭錦旗巴拉貢鎮等重點制種鄉鎮安排布署農作物轉基因種子監管工作。巴彥淖爾市種子管理站制定《關于嚴查生產轉基因玉米制種的函》(巴農種函字〔2017〕5號)下發各旗縣區種子管理站,要求各旗縣區種子管理站對轄區內非法生產轉基因玉米制種行為進行全覆蓋摸底排查,同時,我站派專人到重點旗縣開展督查工作,積極協調公安、農業、鄉鎮等部門聯合開展工作,多方面保障農業生產安全。
二是源頭治理,積極預防。(一)開展種子生產田監管工作。4月初,我站就做好種子生產田監管工作向重點盟市種子管理站下發文件,要求重點盟市加大日常巡查力度,要查早查小,采取有效措施預防非法生產轉基因種子。重點盟市種子管理站組織轄區內的制種企業及代理人召開“種子生產企業安全生產告知會”,并簽訂了“種子安全生產承諾書”,要求制種企業在播種前提供制種親本,由種子管理站和制種企業共同封樣,并對所提供的樣品進行轉基因快速檢測。同時,各旗縣區種子管理站抽調執法人員深入生產基地及各鄉鎮進行宣傳、排查,在各個鄉鎮選一些種子經銷戶進行布點監控。取得了很好的宣傳效果和監管效果。(二)組織開展種子市場檢查。今年4月至5月初,我站采取隨機抽查和重點督查相結合的方式,組織開展了2017年春季農作物種子市場專項檢查和區域性種子違法行為專項治理行動,對全區8000多家種子經營門店進行了檢查,共抽取種子樣品653份,對所有抽取的644份玉米和大豆種子樣品進行了轉基因成分檢測。同時,自治區農牧業廳委派有關人員組成兩個督查組,先后對東西部8個重點盟市的種子市場工作開展了專項督查工作,聽取了各盟市春季種子市場檢查工作的匯報,并實地對重點旗縣鄉鎮進行了檢查。并對一些非法生產轉基因種子的重點地區的監管工作提出具體要求。(三)嚴防死守,開展入戶倒查工作。針對非法轉基因種子為逃避監管,容易采取直銷入戶渠道的特點,全區下移監管重心,深入鄉村開展入戶倒查。實地了解農戶購種動向,宣貫種子法及配套辦法,始終保持嚴查嚴打非法生產經營轉基因種子行為高壓態勢,做到發現一起、徹查一起,絕不姑息。目前,全區入戶倒查工作還在進行中,仍未發現非法轉基因種子銷售情況。
三、建立三級轉基因檢測網絡。近幾年,我站一直將轉基因監管工作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不斷加強基層種子管理部門的業務能力和檢測能力。2016年以來,我站向盟市、旗縣總計發放轉基因檢測試劑條5000多條,培訓基層質量檢測人員100多名,建立起省、市、縣三級轉基因檢測網絡。形成了基層初篩、省級復核的監管模式。同時,在開展種子質量檢測中,將發芽試驗和轉基因快速篩選相結合,極大提升了檢測效率。截止目前,全區各級種子管理部門已經完成1000多份的種子樣品快速檢測。三級轉基因檢測網絡的建立為檢打聯動,嚴厲打擊非法生產經營轉基因種子行為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下一步,我站將在玉米制種田苗期開展種子生產田轉基因成分專項檢查行動,計劃從有關市、縣(區)種子管理站(局)抽調業務骨干組成4個檢查組,分赴我區的赤峰市、鄂爾多斯市、巴彥淖爾市、阿拉善盟等盟市,對玉米制種田進行開展全覆蓋檢查,采用田間快速檢測試紙條對制種田父母本植株進行轉基因成分檢測,力爭做到對非法生產轉基因種子違法行為早發現、早處理。同時,對一些邊遠地區、可能進行種子生產的地區進行排查,不留死角,嚴厲打擊非法生產轉基因種子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