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蟲情報
第 20 期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2017年5月4日
黃淮海麥區小麥條銹病進入快速擴展蔓延期
目前,小麥條銹病在我國西南、西北、江淮和黃淮海麥區14省(區、市)577個縣累計發生面積5667萬畝,發生縣數和發生面積同比分別增加260個縣和3.7倍,比偏重發生的2009年同期增加93個縣和61.3%。受近期有利氣候條件等因素影響,小麥條銹病在黃淮海麥區發生范圍廣、流行擴散快,河南、山東、陜西、安徽、江蘇、山西、河北等7省61市309個縣累計發生面積4160萬畝,比上周增加19市104個縣,發生面積增加1.1倍,病害已進入快速擴展蔓延期,對小麥安全生產造成一定威脅。
河南省在18市114個縣發生面積1700萬畝,發生縣數比上周增加17個,發生面積增加18.9%。信陽、南陽和駐馬店開始大面積流行,黃河以南其它地區普遍發生,黃河以北零星發生,全省平均病葉率4.2%,發病田平均嚴重度14.2%。
山東省正處于快速發展蔓延階段,已在除半島以外的14市73個縣發生面積1560萬畝,比上周增加12市65個縣,發生范圍已超過重發的1990年;發生面積也由上周的32萬畝迅速擴大到1500多萬畝。魯西南、魯中普遍發生,魯南、魯西北、魯北點片發生,見病最早的菏澤市發生約800萬畝,病田率100%,一般病葉率為0.5%-1%,部分地塊達5%-10%及以上。
陜西省在7市63個縣發生725萬畝,發生面積比上周增加88.1%。近期關中地區病情擴展迅猛,共4市39個縣發病,發病縣數較上周增加6個,發生面積589萬畝,較上周增加316萬畝,已進入擴展流行期,平均病葉率多在0.6%-1.8%,寶雞眉縣平均病田率88.9%,平均病葉率9.2%。
安徽省在13市40個縣發生面積171.5萬畝,面積比上周增加57.8%,沿江及江淮麥區病情已基本穩定,沿淮、淮北主產麥區近期擴展流行速度較快。發病田塊一般病葉率0.3%-3.5%,重發田塊病葉率達50%以上。
江蘇省4月12日在常州金壇市見病,目前擴展到常州、鎮江、南京、淮安、無錫、徐州6市13個縣,發生面積1450多畝,多數縣市呈零星發病狀態。
山西省在運城市的4個縣發生面積2.5萬畝,其中芮城發生面積1.9萬畝,平均病葉率6.1%,重發田高達70%以上。
河北省4月28日在滄州泊頭市、邯鄲大名縣見病,其中泊頭市為近20年來首見,大名縣5月2日發生面積已由見病日的0.28萬畝發展到1萬多畝。
未來10天,華北、黃淮等地有降雨,加之各地普澆灌漿水,增加田間濕度,有利于小麥條銹病擴散流行。當前,黃淮海主產麥區冬小麥正處于抽穗揚花期,是小麥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各地應充分認識病蟲害發生的嚴峻形勢,進一步加密調查監測,及時掌握發生動態,科學指導防治,快速遏制病蟲害蔓延擴散勢頭。






植物病蟲情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