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要聞 » 正文

品質指標超過國外標準 成都玉米種子出口海外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3-28  來源:  瀏覽次數:203
 

      陽春三月,和風細雨,春耕如火如荼。

      昨日上午,記者沿著成新蒲快速通道一路前行,來到新津縣文井鄉玉米制種基地。這里正在進行繁忙的春播。

      路邊一側是綠油油的麥田,另一邊則是忙碌作業的玉米種田。巨大的農用拖拉機拖著各式各樣的機械在田地里來回穿梭,轟隆轟隆的響聲不斷傳來。“我們每年種兩季,現在這一片剛收完蘿卜,正好開始搶種玉米。”科聯種業新津片區的負責人廖大國告訴記者,目前文井鄉的育種基地一共是4200多畝,全部采用機械化耕種。

      晚播一個月

      只為誕生“高富帥”

      “玉米不像其他作物可以種一年甚至兩年三年,它是雜交種,年年雜交,年年種,年年賣。加上養殖業對玉米需求持續增長,玉米種子可以說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個產業。”廖大國告訴記者,別看種子不值錢,研發種子卻能產生“芯片級”的產業能量。目前國內種子市場規模在500億元到600億元,玉米能占到30%以上,市場價值超過200億元。新津產的這些種子,大部分都有熱帶血緣,主要銷往云南、甘肅、新疆等省份,還有部分出口到越南、緬甸、印度等東南亞、南亞地區。

      在翻耕好的田地里,工人們正使用機械化播種機進行播種。使用這種機器,一個人駕駛,一個人協助,可以讓翻土、播種、施肥同時進行,100多畝地大概一天就可以播完。看了一會兒,記者很快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播種機明明有多個種箱,工人們每次卻只使用一個,下種的行間距非常大,幾乎達到了1∶5的程度。原來,當天只是播種父本玉米,母本還要晚一個月再播,留下的幾行是為下一次播種做準備。

      記者特別向當地農技人員了解了一下,母本晚一個月播種,是為了和父本的花期相遇。“玉米需要雜交品質才好,但兩種玉米的花期不一致,就需要人為調整播種時間。”技術人員說,后期還會通過對澆水施肥時間和比例的調控讓玉米的生長進度符合要求,接近花期時還會進行“去雄”操作,防止母本玉米自交,提高玉米制種的成功率和種子純度,這樣生產出來的種子才是笑傲國際市場的“高富帥”。

      在整個玉米育種基地里,除了研究中心和占地4000多畝的標準化種植基地,還有一座現代化的玉米制種加工廠。“工廠改變了傳統的手工生產方式。”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我們在西昌也有育種基地,但那邊實施的是代理人制度,公司下發訂單,交給當地大戶管理,不像這邊全部統一管理,玉米種子的純度更高,質量更好。”

      據介紹,目前在新津縣投入生產的27個玉米品種,全部由科聯種業自主研發,品質達到或超過國外標準。基地利用雄厚的科技實力和先進的機械設備,實現了玉米種子生產從播種、施肥到收獲、加工、包裝的全程機械化,為新津種業的發展更新注入了強勁競爭力。

      “鐵牛”跑得歡

      翻土播種施肥全程機械化

      沿著田壟往里走,一群工人正有條不紊地將營養肥料和玉米種子裝入播種機的料斗。“奇怪,玉米種子為什么是紅色的?”來自云南的拖拉機駕駛員李貴榮笑著介紹道:“紅色的是玉米的包衣劑,有了這層保護,玉米種子就能防病蟲害,在土壤里培育得更好。”

      “你看嘛,這是種箱,這是肥箱,一次可以播4行!”住在附近村子的楊慧負責看管播種料斗。站在轟隆鳴響的拖拉機后面,她輕巧地一跳就站上了操作臺。在楊大姐的指點下,記者也跟著站上玉米播種機的操作臺。看到楊大姐熟練地把幾根運送肥料的管子插到播種機的料斗上,記者也想幫忙,可剛拿起管子,在播種機另一邊的駕駛員就笑著阻止了記者:“小伙子你別動,等會兒開起來了,你只要抓穩就可以了!”

      轟轟轟!播種機就像一頭鐵牛,飛快地在田地里奔馳起來,速度大大超出了預料。記者雙手緊握著欄桿,頭發暈,腳發抖,話都有點說不出來了。一旁的楊大姐反而顯得頗為悠閑,她一手握住欄桿,一手往料斗里添加肥料,還要隨時躬下身子去觀察最下層的吸盤口有沒有正常下種,游刃有余的模樣讓人羨慕不已。

      一圈下來,記者手都有點發麻了。“我們按畝數計算報酬,2元錢一畝地,每天可以掙200多元。”楊大姐說,“有了這個機器,效率比人工播種高多了,土地也更平整,玉米的長勢也更好。”

      忙服務忙簽約

      訂單生產農民不用愁

      “這是防治小麥條銹病和油菜蚜蟲的藥品,這是為大春準備的種子和肥料……”下午,記者在文井鄉玉龍村見到了送貨上門的新津縣農技中心工作人員。據介紹,為了給大春備耕做準備,最近,新津縣農技中心派出多組農業科技人員,一方面抓小春后期病蟲害防治,對村民進行技術培訓和優質新品種推廣;另一方面抓大春物資準備,聯合各鎮鄉的合作社、農藥肥料經銷商等,大力開展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機制示范推廣,把農民需要的物資和技術資料送到村民手中。

      就在上周,該縣農發局還組織種糧大戶與中糧成都產業園、花中花糧油等農業龍頭企業進行了優質水稻集中簽約,現場敲定優質水稻訂單2萬多畝,讓農民在春耕剛開始就完成銷售。

      采訪中,新津縣供銷社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也在積極推廣訂單農業,采用“公司+基地”的訂單式農業發展模式,增加了當地農民收入。由于種植面積和種植品種在下種之前進行了明確的規劃,增產不愁賣、價格有保障,大大增加了農業附加值。“比如文井的玉米制種基地,上半年進行玉米制種,下半年由企業下訂單種植蔬菜,可新增就業崗位300多個。”新津縣供銷社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訂單生產,平時很難找到工作的40后、50后農村富余勞動力,在家門口就能找到工作。

      新聞鏈接>>>

      新津加緊建設新平鎮

      糧食生產一體化基地

      記者從新津縣農發局了解到。除了文井鄉的機械化玉米制種基地,該縣還在新平鎮啟動了集高標準農田、糧食烘干加工、農機租賃超市、水稻育秧工廠于一體的糧食生產一體化項目。據了解,此項目計劃實施建設高標準農田5000畝;建設日烘干200噸,周轉倉儲2000噸的糧食加工區;建設能停靠200臺農機具的農機租賃超市。

      新津縣農發局負責人表示,新平鎮糧食生產一體化基地建成后,將為周邊鄉鎮家庭農場、種植大戶提供優質的全程社會化服務,降低生產經營成本,增加種植收益,提高群眾種植的積極性,同時加快促進糧食生產由一家一戶向適度規模經營轉變。

      譚雨 本報記者 李自強 攝影 劉陽

      作者:李自強 劉陽

      本文來源:四川新聞網-成都日報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