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黃淮海地區氣象條件總體較好,前期降雨較多,近期溫度上升較快,山東、河北部分地區氣溫與常年相比偏高2℃~4℃,其他地區也偏高1℃~2℃,小麥生育進程加快,為夏大豆適期播種創造了有利條件。為搞好黃淮海夏大豆生產,農業部大豆專家指導組和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會商提出生產技術指導意見:
一、精選優良品種。黃淮海地區是我國食用大豆主產區,應選用高產、高蛋白大豆品種。中部地區要選用適宜本區域種植、熟期相對適中的大豆良種,如冀豆17、中黃30、皖豆28、荷豆13、中黃37、周豆12等。南部地區熱量條件相對較好,可選用生育期相對較長的品種,如中黃13、徐豆14、皖豆24、阜豆9號、鄭92116、商豆6號、豫豆29等。北部地區要選用生育期相對較短的品種,如冀豆19、邯豆5號、滄豆10號、齊黃34、菏豆19號、山寧16等。
二、適時搶墑播種。實現一播全苗,是黃淮地區夏大豆獲得高產的關鍵。提倡大豆板茬搶時免耕機播,可在麥收后抓緊滅茬,用旋耕、施肥、播種、鎮壓一體機,提高播種質量,有條件的地方還可用大豆免耕覆秸播種機播種。如遇干旱,可澆水造墑播種。黃淮海南部地區播種時應注意開好三溝,便于清溝排漬,減輕大豆苗期漬害。應根據品種特性和土壤肥力水平,結合化控技術,合理增加密度提高大豆單產。一般畝用種量6公斤左右,播種行距40厘米左右,每畝1.8萬株左右,土壤瘠薄地塊可增至2萬株以上。
三、加強水肥調控。播種時可結合測土配方施肥,適當增施磷、鉀肥,少施氮肥。一般畝施45%的復合肥或磷酸二銨15公斤左右,可使用種、肥一體機,做到播種、施肥一次完成。在大豆開花前(未封壟)每畝追施大豆專用肥或復合肥10公斤左右;進入開花期遇干旱澆水,可促進開花結莢,增加單株粒數;鼓粒期注意澆水和噴灑葉面肥,澆水可防止百粒重降低,噴灑磷酸二氫鉀、葉面寶等葉面肥可防植株早衰,增加粒重。由于黃淮海地區大部分大豆田塊土壤有機質含量較低,建議在前茬小麥、油菜等作物播種時每畝重施2~3噸以上有機肥,同時盡量做到秸稈還田。花莢期降雨量集中且較大時,應及時排澇防漬。對前期長勢旺、群體大、有徒長趨勢的大豆,可在初花前及早化控防倒,每畝用縮節胺20毫升兌水20公斤噴施,或15%多效唑50克兌水40~50公斤噴施。
四、合理使用除草劑。使用除草劑應嚴格按照說明書規定使用范圍和推薦劑量使用,避免當季造成藥害或影響后茬作物生長。播后苗前封閉除草,一般每畝用50%乙草胺100~130毫升,還可以使用72%都爾乳油混加3~5克20%豆磺隆可濕性粉劑,兌水50公斤地面噴灑。田間秸稈量大的地塊,僅采用封閉除草往往不能達到很好的防除效果,可根據土壤情況、雜草種類和草齡大小選擇除草劑進行苗后除草。防治單子葉雜草主要有精喹禾靈、蓋草能、精穩殺得等,防治雙子葉雜草主要有克闊樂、氟磺胺草醚等。在大豆3片復葉期內,每畝用24%克闊樂30毫升+12.5%蓋草能乳油30~35毫升,兌水40~50公斤噴施,可同時防除單子葉和雙子葉雜草。
五、及時防治病蟲害。近年來黃淮海地區大豆根腐病危害加重,除了選用抗病品種外,可用種子量0.5%的50%多福合劑或種子量0.3%的50%多菌靈拌種防治。用辛硫磷等藥劑拌種或苗前毒餌捕殺,可防治蠐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蟲;出苗后10~20天使用內吸性藥劑可防治豆稈黑潛蠅。苗期選用吡蟲啉等藥劑防治紅蜘蛛、蚜蟲、煙粉虱、葉蟬等刺吸式害蟲。中后期選用有機磷類、菊酯類及高甲維鹽、阿維菌素可防治大豆造橋蟲、卷葉螟、豆天蛾、蝗蟲、斜紋夜蛾、豆莢螟、食心蟲等。
六、適時收獲。大豆收獲的最適宜時期是在完熟初期;收割機應配備大豆收獲專用割臺,減輕撥禾輪對植株的擊打力度,減少落粒損失。正確選擇、調整脫粒滾筒轉速和間隙,降低籽粒破損率。機收時還應避開露水,防止籽粒粘附泥土影響商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