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欣種業總裁盧懷玉——棉種進疆期盼政策調整
《 農民日報 》( 2014年03月03日 06 版)

盧懷玉,1971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河北省河間市國欣農村技術服務總會會長,中共十八大代表,全國勞動模范,河北省特等勞動模范。
本報記者 王瑜
2013年,國內棉花市場不景氣,長江流域棉種種植面積萎縮,但是國欣的棉種仍然暢銷,銷售量實現了40%的增長,甚至一些地方一度出現了脫銷。這主要得益于我們多年來在育種方面的科研投入,好品種不是贏得市場的充分條件,卻是必要條件,2013年,國欣種業的研發投入達到500萬元。我們已經建立起自己的研發隊伍,但從研發隊伍的結構上來說還需要引進一些高端的人才。雖然以前也與科研院所有合作,聘請了一些“外腦”,但還是有后顧之憂,“國七條”出臺后,政策導向更加明確,企業就有可能聘請更多專家,請來的專家也能將更多精力放在研發上。
目前,國欣種業正在全力推進新疆項目,這一項目覆蓋研發、繁種、加工、生產等全產業鏈,累計投資已經超過1億元。棉花從內陸向新疆轉移,是不可逆轉的大趨勢,但在這個過程里,有一個隱含的法律風險,那就是國家還沒放開對新疆棉花種植的轉基因限制。
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把轉基因抗蟲棉種當非抗蟲棉賣,棉農不接受,企業也涉嫌出售假種子;如果直接賣轉基因抗蟲棉,又面臨著違法被罰的風險。這種“兩難”處境,不僅是國欣種業一家企業面臨的問題,也是整個行業棉種進疆都會遇到的,希望政策上可以做些調整。
新疆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的一份研究顯示,新疆轉基因抗蟲棉種植面積呈明顯上升趨勢,目前已經過半,在記者手記 比例最大的南疆,已經占到了57.8%,而且棉農種植轉基因抗蟲棉的意向很強。但是,自1998年以來,新疆作為我國暫不
推廣抗蟲棉的棉區,轉基因抗蟲棉品種審定、推廣就一直慢于內地。目前已給棉種進疆帶來不小阻力,值得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