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桂蘭“上位”引發質疑 股權之爭現戲劇性一幕
荃銀高科(13.110, 0.12, 0.92%)原第一大股東張琴的抽身以及董事賈桂蘭的“上位”,不僅引發了投資者的發難,也有違當地地方政府的意愿。無奈之下,張琴恐怕只能“迎難而上”重新掌舵荃銀高科
⊙記者 高山
原第一大股東張琴決意抽身而去,逐步淡出公眾視野之際,卻未料情勢所迫,必須重新“歸位”,這奇特一幕就發生在荃銀高科身上。
近期,隨著荃銀高科董事賈桂蘭激進增持以至“上位”公司第一大股東,引發市場對公司未來發展的猜想。昨日,多位投資者在深交所互動易上向荃銀高科“發難”,有的求證張琴將奪回第一大股東之位,有的質疑公司定遠縣數千畝土地流轉的真實性。
對此,上證報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張琴確有被授意奪回第一大股東之“重任”,目前正在通過各種渠道收集籌碼。“她本人不想這樣的,但是按照地方政府的意思,現在在搞土地流轉,希望荃銀高科能安心做好種子主業。”該人士透露。
一切皆緣于賈桂蘭的高調增持。回查公告,2013年5月8日,荃銀高科宣布因公司股權分散、無實際控制人,公司主要股東簽署了一致行動協議,包括張琴、賈桂蘭等7人。兩個星期后,荃銀高科又公告了一致行動人的減持計劃,減持股東分別為陳金節、張從合、李成荃和劉義銳4人。9月6日,荃銀高科突然宣布公司上述一致行動人解散,在2013年底前,張琴、賈桂蘭、高健不減持其所持股份;陳金節等其余4人分別在其可流通股份額度范圍內減持所持股份。
也就在此之后,賈桂蘭開始通過二級市場增持荃銀高科股票,尤為值得關注的是,其中兩次是通過大宗交易購買張琴母親劉家芬所持的股份。其中,9月25日,賈桂蘭通過深交所大宗交易系統分別買入陳金節、劉家芬各自減持的公司無限售股110萬股和100萬股,合計買入21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99%),賈桂蘭持股比例由此增至8.394%;10月29日,賈桂蘭又通過深交所大宗交易系統增持公司216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05%),持股比例進一步提高至10.44%,超越了張琴的8.77%,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緊接著的11月4日,賈桂蘭再度通過深交所交易系統買入劉家芬減持的公司無限售股1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95%),持股比例達到11.39%。至此,張琴及劉家芬合計持有荃銀高科股份的比例降至9.06%,退出公司合計持股10%的股東序列。
賈桂蘭為何連續增持荃銀高科?市場對此猜想眾多。記者從相關渠道了解到,這場“股權之爭”其實只是“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這從賈桂蘭兩次定向增持劉家芬所減持股份的舉動中可窺出一二。“張琴對公司心有余而力不足,現在公司業績不好,她也在想出路,通過各種辦法讓公司今年實現盈利。反過來看,賈桂蘭手中有物業、礦產這樣的資產,如果能控制一家上市公司,不是很好么!”有知情人士對記者表示。
不過,當地地方政府或許并不這樣想。荃銀高科作為區域種子類龍頭企業,其發展對于正在積極嘗試農村綜合改革的安徽而言有著重要意義。有鑒于此,盡管有違本意,但張琴恐怕只能“迎難而上”重新掌舵荃銀高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