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農業部擬有計劃推進轉基因產業化
目前我國只有棉花、番木瓜批準商業化種植,轉基因水稻和玉米尚未完成審批
新京(jing)報訊 日前,61名院(yuan)士請(qing)求轉(zhuan)基(ji)(ji)因水稻產業(ye)化,讓轉(zhuan)基(ji)(ji)因食品安全再次引發關注。記者從農業(ye)部獲悉,下一步(bu)農業(ye)部將(jiang)加大科普宣傳,為我國轉(zhuan)基(ji)(ji)因生物(wu)技術(shu)產業(ye)化應(ying)用營(ying)造良好(hao)輿論環境(jing),并加快轉(zhuan)基(ji)(ji)因生物(wu)管理法規(gui)修訂(ding)。
中國農科院植保所副研究員謝家建介紹,目前,我國批準轉基因生產應用安全證書且在有效期內的作物有棉花、水稻、玉米和番木瓜。但并不能馬上進行商業化種植,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轉(zhuan)(zhuan)基因作物還(huan)需(xu)取(qu)得(de)品種審定證(zheng)書、生產許可(ke)證(zheng)和經營許可(ke)證(zheng),才能進入商業(ye)化種植。目前,我國只有(you)棉(mian)花、番木瓜批準商業(ye)化種植,轉(zhuan)(zhuan)基因水稻和轉(zhuan)(zhuan)基因玉(yu)米尚未完成種子法規定的審批。
另外,我國批準進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轉基因作物有大豆、玉米、油菜、棉花(hua)和甜菜(cai)。這(zhe)些食品(pin)必須獲(huo)得我國安全證書。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院長羅云波說,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把發展轉基因技術作為占領未來農業國際競爭的制高點和推動新一輪農業科技革命的(de)重要力量。羅(luo)云波說(shuo),從國際上看,全球(qiu)轉基因作(zuo)(zuo)(zuo)物(wu)(wu)種(zhong)植(zhi)面積已(yi)由1996年的(de)170萬公頃(qing)發展到2012年的(de)1.7億公頃(qing)。截至(zhi)2012年底,全球(qiu)59個國家和地區批(pi)準轉基因作(zuo)(zuo)(zuo)物(wu)(wu)進口(kou)用于(yu)食品(pin)、飼(si)料或種(zhong)植(zhi)。其中,已(yi)有28個國家批(pi)準了25種(zhong)轉基因作(zuo)(zuo)(zuo)物(wu)(wu)的(de)商業化種(zhong)植(zhi)。
目前疑慮聲得不到充分表達
這不是(shi)一個(ge)科學技術問題(ti),是(shi)一個(ge)普(pu)通(tong)消費者(zhe)知情權和自(zi)由(you)選擇(ze)權的(de)問題(ti)。目(mu)前(qian)最大(da)的(de)問題(ti)是(shi),對轉基因有疑慮(lv)的(de)聲音(yin)得不到充分的(de)表達,挺轉基因單方面的(de)勢力比較(jiao)大(da)。目(mu)前(qian)吃轉基因食品最長時間是(shi)多(duo)少?有多(duo)少人在吃?通(tong)過小白鼠等(deng)喂養試驗(yan)不能根本打消掉大(da)家的(de)疑慮(lv),這一代(dai)沒有風(feng)險,下一代(dai)有嗎(ma)?
應該讓全社會充分討(tao)論(lun),要(yao)讓民(min)眾自己(ji)選擇(ze)。民(min)眾如果選擇(ze)了(le)吃(chi)轉基因(yin)(yin)大米,也需要(yao)政府(fu)有其他保障,包括要(yao)有轉基因(yin)(yin)信息注明(ming)。
民眾進(jin)行自由(you)選擇,這是(shi)文明(ming)社(she)會最(zui)起碼的原(yuan)則,而不是(shi)單方面說轉基因食品(pin)沒(mei)問題(ti),讓大家來吃。如(ru)果不進(jin)行充分討(tao)論和表達,就算推廣了(le),也(ye)會遇(yu)到(dao)各(ge)種問題(ti)。
—清華大學(xue)科學(xue)技術與社會研究所副教(jiao)授(shou)蔣(jiang)勁松
試驗
豬“試吃”轉基因米試驗安全
新京報訊 昨(zuo)日(ri),中國(guo)農業(ye)大學(xue)食品科學(xue)與營(ying)養工(gong)程學(xue)院黃昆侖教授表示,其(qi)負責的轉BT基(ji)因(yin)抗(kang)(kang)蟲大米(mi)的豬喂養試驗已(yi)完(wan)成(cheng),結果顯(xian)示,轉BT基(ji)因(yin)抗(kang)(kang)蟲水稻與非轉基(ji)因(yin)大米(mi)對豬具有同(tong)樣的營(ying)養和安全(quan)性(xing)。
據媒(mei)體報道(dao),農(nong)業部委托中國(guo)農(nong)業大學做轉基因大米(mi)的小(xiao)型豬(zhu)90天喂養試驗(yan)。負責(ze)這項試驗(yan)的學者(zhe),中國(guo)農(nong)業大學轉基因大米(mi)專家黃昆侖通過電子(zi)郵件回復(fu)新京報記者(zhe)稱,該試驗(yan)名為轉BT基因抗蟲大米(mi)的豬(zhu)喂養試驗(yan)。
為什么采用(yong)豬(zhu)(zhu)(zhu)做(zuo)試驗?黃昆侖解釋(shi),在營(ying)養(yang)和毒理方面,豬(zhu)(zhu)(zhu)胃腸道消化過程與人極為相(xiang)似(si),可用(yong)于研究藥(yao)物在體內的(de)動力學變化,而其生理性和雜(za)食(shi)性與人的(de)相(xiang)似(si)性,也(ye)有助于營(ying)養(yang)學的(de)研究。因(yin)此,采用(yong)豬(zhu)(zhu)(zhu)做(zuo)試驗能更大(da)程度反映出轉基因(yin)大(da)米(mi)對人類(lei)食(shi)用(yong)的(de)安全性。
“試驗用豬在(zai)90天喂(wei)養期間,無中毒或死亡現(xian)象,皮毛(mao)順(shun)滑,行動靈活,飲食正常,生長(chang)發育狀況良(liang)好(hao)。”黃昆侖在(zai)郵件中表(biao)示(shi)。
本(ben)組稿(gao)件采寫/新(xin)京報記者 涂(tu)重航 許路陽(yang) 鄧(deng)琦 李丹(dan)丹(d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