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發吉林省農作物種子打假護權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吉林省農業委員會
關于印發吉林省農作物種子打假護權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州農委、縣(市、區)農業局:
為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全省種子工作及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嚴厲打擊品種套牌侵權、制售假劣種子等違法行為,保護農民及品種權人合法權益,推動現代種業健康發展,按照農業部的統一部署,經研究,決定在全省范圍內開展農作物種子打假護權專項行動,現將《吉林省農作物種子打假護權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切實取得成效。
附件:吉林省農作物種子打假護權專項行動實施方案
吉林省農業委員會
2013年3月26日
吉林省農作物種子打假護權專項行動實施方案
為確保農作物種子打假護權專項行動的有序開展,嚴厲打擊套牌侵權、制售假劣種子等違法行為,保護農民及品種權人合法權益,保障農業生產用種安全,根據農業部《農作物種子打假護權專項行動方案》和《種子法》、《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的有關規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打擊套牌侵權、制售假劣、整頓市場違法經營主體和查處大案要案為主線,堅持“屬地管理為主、部門協同,檢打聯動、堵疏結合、標本兼治”的原則,強化生產基地和基層市場監管,加大違法案件查處力度,切實保護農民及品種權人利益,確保農業生產用種安全和國家糧食安全,促進糧食穩定增產和農民持續增收。
二、總體目標
通過開展打假護權行動,查處一批大案要案件,打掉一批制假售假窩點,取締一批非法經營主體,懲治一批品種權侵權行為,處理一批包裝標簽不合格的企業、追查一批非法包裝的企業、退出一批市場上混亂的品種,大力構建種子市場監管長效機制,實現基地生產秩序和市場經營秩序進一步好轉,努力確保種子數量和質量安全,努力確保不發生重大種子質量安全事故。
三、檢查與查處重點
(一)重點對象。參與套牌侵權、生產假種子的種子生產經營企業,基層市場非法經營門店和流動商販。
(二)重點區域。四平、吉林、白城等雜交玉米種子生產基地、榆樹、公主嶺、農安、梨樹、前郭、扶余、長嶺、德惠、雙遼、伊通、舒蘭、九臺、鎮賚、東豐、洮南、洮北、大安、乾安、磐石、樺甸、蛟河、梅河、柳河、輝南、永吉、東遼、寧江、敦化、雙陽、通榆等30個糧食生產大縣,各地直銷入戶比例較高的鄉、村。
(三)重點行為。套牌侵權、無證生產、搶購套購、制假售假等違法行為;基層市場無照經營,采取臨時關門、隱匿問題種子等躲避執法檢查行為。
四、主要內容
(一)生產基地專項整治
1.開展基地拉網式檢查。在生產關鍵時節,對種子生產基地進行拉網式檢查,核查生產情況與許可信息是否一致,抽檢品種真實性,從源頭上打擊無證生產、侵權生產、生產假種子、搶購套購等違法行為。
2.建立生產基地檔案。開展生產基地普查并建立種子生產基地檔案。各地以縣為單位,對基地情況進行全面調查摸底,查清制種企業、面積、生產作物品種、地塊詳實方位等信息,建立電子檔案。
3.加強生產基地管理。配合國家認定一批種子生產基地,推動基地縣(市)政府統一組織農業、公安、工商、檢察、法院等部門成立基地監管領導小組,明確分工,加強監管。
(二)經營主體綜合治理
1.全面清查經營門店。結合春季市場檢查,以縣級種子管理部門為主體,對經營門店進行逐一清查,依法嚴肅查處制售假劣種子、無證無照經營、侵權經營等違法行為;對轄區內的種子經營門店逐一登記,建立管理檔案,實行“一戶一檔”,定期更新登記信息,對種子經營門店實行動態監管。
2.跟蹤監管有不良記錄的企業。加強對執法年活動中存在假冒侵權、質量不合格等問題企業的監管力度,在生產關鍵環節,深入基地、緊盯市場,加大對企業的跟蹤監管。
3.依法取締違法經營門店。對不按規定備案登記、屢查屢犯、頂風作案的種子經營門店,要聯合工商行政管理機關,采取果斷措施,堅決取締。
(三)種子市場專項檢查
在種子營銷關鍵時期,分階段組織開展種子市場專項檢查行動。春秋季種子市場專項檢查行動以種子集中交易市場、農資一條街及基層種子經營門店為檢查重點,春季種子市場專項檢查行動以玉米、水稻等主要作物種子為主,重點檢查種子質量和品種真實性;秋季種子市場專項檢查行動以蔬菜種子和玉米種子生產基地為主。冬季種子市場專項檢查行動以持證種子企業為檢查重點,以企業自身生產、經營的商品種子為主,抽取樣品開展種子質量和品種真實性檢測。
(四)重點案件督辦查處
對重點案件尤其是套牌侵權行為,要深挖源頭,一查到底,涉嫌犯罪的,堅決移交公安機關。每個市(州)須查辦案件2件以上,督辦地方查處案件3起以上。對重特大案件,聯合公檢法和監察部門進行督辦。
五、時間安排
(一)動員部署階段(2013年2月-3月)。各地按照本方
案要求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及時動員部署,精心謀劃有關工作,
并加強宣傳和對基層的指導。
(二)組織實施階段(2013年3月-12月)。各地嚴格按照方案要求,切實組織力量,加強領導,認真開展專項行動。省農委將組成聯合督查組,不定期對重點地區專項行動開展情況進行督查。
(三)總結驗收階段(2013年12月31日前)。各地對專項行動進行全面總結,總結經驗、分析問題、提出建議。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切實加強組織領導。開展種子打假護權專項行動是保障現代農作物種業健康發展,促進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的重要措施。各地要把組織開展打假護權行動作為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和省政府《實施意見》的重要舉措,必須高度重視,周密組織實施。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把開展農作物種子打假護權行動作為本部門的重點工作,成立一把手為組長,分管種子和執法的領導為副組長的農作物種子打假護權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要結合本地實際,制定詳細工作方案,建立工作考核制度,把任務、目標和責任分解落實到具體單位和個人,層層制定責任制,建立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相關部門分工協作的工作體系,不走過場,抓出成效。
(二)整合資源,建立健全工作機制。一是強化檢打聯動。對抽檢發現的質量不合格、品種不真實問題,必須立案查處,務求及時高效。二是強化部門聯動。加強與公安、工商和監察等部門的溝通聯系,積極爭取支持,及時通報情況、移交案件,切實按照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的有關要求,對于案情重大的,第一時間通知公安和司法機關,及時介入案件查處。三是強化區域聯動。對于重大種子案件,違法行為發生地和違法企業所在地要密切配合,協調行動,多管齊下,切實提高打擊力度。四是強化上下聯動。重大種子案件與突發事件應立即上報,案件查處結果要在5日內逐級上報。
(三)廣泛宣傳,努力營造嚴打氛圍。各地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導向和監督作用,研究制定宣傳方案,分析熱點問題,廣泛宣傳打假護權專項行動信息,樹立正面典型,推廣先進經驗,重點加強對品種套牌侵權違法行為的曝光力度,形成強大的輿論聲勢,震懾不法分子。同時要完善投訴舉報制度,公布舉報電話、網站,廣泛發動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和監督。
(四)加強督導,大力推動工作開展。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切實加強對轄區內各地打假護權專項行動的指導和督促檢查,在關鍵時期對重點區域派出工作組進行現場指導,加強對案件查處的組織、協調和督辦,并對各縣(市、區)工作進展和取得成效進行考核評價。各市應及時向省種子管理總站報告工作進展情況,分別于6月10日、11月10日前報告春、秋季種子市場專項檢查行動情況,于12月5日前上報年度總結報告。報送材料要有文字總結,包括方案制定、組織發動、市場檢查、案件查處、經驗做法、考核評價、存在問題及建議等內容,同時認真填寫相關統計表格(見附表1-3)。(報送紙質文件的同時,報送電子版。電子表格采用Excel形式)。對種子案件查處情況繼續堅持月報制度和零報告制度(見附表4)。
電子郵箱:jlzzdxh@yahoo.com.cn
聯系電話:0431-879753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