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07B090708201300071 信息所屬單位: 科技教育司
信息名稱: 農業部辦公廳關于發布2013年超級稻確認品種的通知
文 號: 農辦科[2013]9號 生成日期: 2013年02月16日
發布日期: 2013年02月15日 生效日期: 2013年02月15日
內容概述:
農業部辦公廳關于發布2013年超級稻確認品種的通知
各省(區、市)農業(農牧、農村經濟)廳(委、局),有關單位:
為加強超級稻示范推廣工作,根據農業部《超級稻品種確認辦法》(農辦科[2008]38號),在各地申報和專家評審的基礎上,我部新確認“龍粳31”、“松粳15”等12個品種為2013年農業部超級稻品種(見附件)。同時,根據超級稻品種退出規定,決定取消因推廣面積達不到要求的“中早22”、“鐵粳7號”、“吉粳102”、“墾稻11”、“中嘉早32號”、“春光1號”、“淮稻11”等7個品種超級稻品種資格,不再冠名“超級稻”。截至目前,由我部冠名的超級稻示范推廣品種共101個。請各地農業部門按照有關要求,認真做好2013年超級稻示范推廣工作。
附件:2013年通過農業部確認的超級稻示范推廣品種
農業部辦公廳
2013年2月5日
附件:
2013年通過農業部確認的超級稻示范推廣品種
|
品種類型
|
品種名稱
|
審定編號
|
生育期
|
適宜區域
|
育種單位
|
|
粳型
常規稻 |
龍粳31
|
黑審稻2011004
|
130
|
黑龍江省第三積溫帶上限
|
|
|
松粳15
|
黑審稻2011001
|
146
|
黑龍江省第一積溫帶上限
|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五常水稻研究所
|
|
|
蘇審稻201015
|
159.2
|
江蘇沿江及蘇南地區種植
|
江蘇丘陵地區鎮江農業科學研究所
|
||
|
蘇審稻200912
|
158
|
江蘇沿江及蘇南地區中上等肥力條件下搭配種植
|
江蘇里下河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
|
||
|
國審稻2009040
|
155.6
|
河南沿黃、山東南部、江蘇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區種植
|
南京農業大學農學院
|
||
|
秈型
常規稻 |
浙審稻2009039
國審稻2012015 |
109.7
|
江西、湖南、湖北、浙江及安徽長江以南白葉枯病輕發區的雙季稻區作早稻種植
|
中國水稻研究所
|
|
|
秈型兩系雜交稻
|
桂審稻2010014
|
128
|
廣西桂南稻作區作早稻,其他稻作區因地制宜作早稻或中稻種植,應注意稻瘟病、白葉枯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
南寧市沃德農作物研究所;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廣西南寧歐米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
|
|
秈型三系
雜交稻 |
粵審稻2009004
|
126-127
|
廣東省粵北以外稻作區作早、晚稻種植
|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
|
|
鄂審稻2011006
|
133.2
|
湖北省中等肥力水平田塊作中稻種植,不宜在冷浸田、低湖田種植
|
中國水稻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
||
|
國審稻2009019
|
133.1
|
江西、湖南、湖北、浙江、江蘇的長江流域稻區(武陵山區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區的稻瘟病、白葉枯病輕發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
中國水稻研究所
|
||
|
國審稻2011020
|
108.2
|
江西、湖南、湖北、浙江及安徽長江以南的稻瘟病、白葉枯病輕發區的雙季稻區作晚稻種植
|
湖南農業大學;湖南省衡陽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
||
|
秈粳
雜交稻 |
浙審稻2012017
|
138.7
|
浙江省作單季稻種植
|
寧波市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寧波市種子有限公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