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網訊 (記者 趙崗 攝影報道)9月10日,云南省楚雄州超級稻“楚粳28號”百畝方現場測產在本州大姚縣龍街鄉五福村舉行,經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現場監測測定,超級稻“楚粳28號”百畝方現場實收測產平均畝產達956.9公斤。
村民石丙學表示,以前自己種水稻,最多畝產七八百斤,改種“楚粳28號”后,去年畝產提高到976公斤,種子由州農科所4元一公斤回收,比去殼后賣米劃算得多。不到兩畝地就賣了6000多元,是自己種稻田二三十年來收入最高的一年。
“楚粳28號”具有高產適應強特點
據介紹,“楚粳28號”是云南省楚雄州農科所水稻育種專家李開斌研究員及其團隊歷時10年選育研究而成的超級稻新品種。該品種短短幾年時間經大面積推廣后,增產稻谷30多億公斤,為農民增收60多億元,獲得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楚粳28號”全生育期為170天左右,適宜于海拔1500~1940米的稻區種植,具有廣泛適應性。“楚粳28號”適宜在“滇中溫暖稻區”、滇東北昭通、滇西北迪慶及四川涼山州稻區廣泛種植,高產與優質兼具,稻米品質達國家1級優質米標準,米飯柔軟可口。稻瘟病抗性鑒定綜合評價為抗性強的品種。
2009至2011年,云南省分別在祿豐、彌渡、大姚縣和紅塔區組織實施“楚粳28號”百畝示范方7個,經農業部、云南省農業廳組織省內外有關專家現場驗收,平均畝產均超過850千克,其中,2009年、2010年、2011年彌渡縣寅街鎮頭邑村百畝示范方平均畝產分別達988.77千克、1002.11千克、977.07千克,連續3年創水稻百畝平均畝產世界紀錄。
10日的測產現場,專家組隨機抽取了3塊田,采取人工收割的方式進行了現場實收測產,中國科學院院士、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福州國家水稻改良中心主任謝華安先生代表專家組現場發布了測產結果:“楚粳28號”百畝方現場實收測產平均畝產956.9公斤。
超級稻云南種植面積最大
稻谷是云南省的主要糧食作物,是云南省城鄉居民的主要口糧,也是云南省糧食的重中之重。目前,超級稻“楚粳28號”主要在云南省的楚雄、大理、曲靖、保山、昆明、玉溪、紅河、臨滄等州市適宜稻區以及四川涼山州大面積種植,現已成為云南省水稻種植歷史上推廣速度最快、種植面積最大的主栽品種。2012年,云南省推廣面積達到200萬畝,占“滇中溫暖稻區”種植面積的40%。
建議加大示范推廣力度
中國工程院院士、沈陽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所長陳溫福表示,超級稻“楚粳28號”的推廣增加了云南粳稻總產量,保證了粳稻食品安全,為云南、西南稻區發展提供了基礎。
中科院院士謝華安表示,驗收的超級稻“楚粳28號”生長整齊、清秀,無病蟲害發生。該品種潛力、品質、抗性表現突出,建議進一步加大示范推廣力度,迅速在生產上發揮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