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楚網黃石新聞網(黃石日報 記者 左聰 通訊員 張永勝) 16日,在陽新荊頭山農場荊頭山大隊汪霞承包的14.5畝農田里,機耕船正來回穿梭。田里直播了一周的太湖糯,還見不著多少秧苗。無奈,她又雇請農機手駕駛機耕船,重新耕整農田,重播太湖糯。
今年,該場與安徽客商簽訂了2000畝左右太湖糯訂單種植協議,由收購方賒銷種子給農工,每公斤種子9元,產品上市后,農工生產的太湖糯銷售給供種方,每公斤保底收購價3.2元。
這一未產先銷的種植模式深受農民歡迎,雖種子比自留種子貴每公斤6元左右,依然有不少農民響應。大家紛紛將種子播在自家田里。
但在6月上旬,農場黨委接到農民反映種子發芽率不足10。接到報告后,該場黨委當即采取措施,布置未浸種戶不要浸種,以免勞力傷神。同時與供種方取得聯系,訂單種植戶全部換種播種,二次機耕費由供種方承擔,種子只收一次錢。
目前,種子質量問題正在調查中。該場農工已領到新種,新種經檢驗合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