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超級雜交稻大面積畝產沖刺900公斤 ●有望創造雜交稻畝產新紀錄
來源:長沙晚報
本報訊(記者 李杜 通訊員 辛業蕓)“我又當考生了,這場考試很關鍵。”昨日下午,袁隆平院士站在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辦公室,心里默念著遠在隆回縣羊古坳鄉的“種子選手”們。再過幾天,由農業部門組織的現場會考即將舉行,已經年逾八十歲的“80后”考生袁隆平將交卷,等待評分。
前日,袁隆平院士來到邵陽隆回縣羊古坳鄉,查看應考的超級雜交稻“種子選手”的精神狀態。秋陽之下,大面積種植的“Y兩優2號”稻穗風姿超群,豐滿可人。袁隆平告訴記者,在本月8日的最后一次“小考”中,小面積抽樣測產,畝產達840公斤。根據雜交水稻收割前每畝日增8~9公斤的平均值計算,再過10天左右水稻成熟收割,大面積畝產達到900公斤已有9成以上把握,前提是老天成人之美,不來大風大雨。
雜交水稻大面積畝產900公斤,這是世界雜交水稻史上迄今尚無人登臨的一個高峰,也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帶領中國專家迎戰世界糧食問題的新課題。此前,由袁隆平院士領銜的科研團隊,先后在1999年、2005年,成功攻克超級雜交稻大面積畝產700公斤、800公斤兩大世界難關,使中國雜交水稻超高產研究保持世界領跑地位。













